楼市投资客转战二线城市 总体观望情绪越来越浓
2010-05-10 22:59 作者:赵尔印 来源:
本报讯羊城晚报记者赵燕华、实习生谭抒茗报道:楼市新政出台将近一个月,高温楼市开始“撤火”,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然而,一场在政府和房企、投资客之间的博弈才刚刚开始。有迹象表明,在一线城市楼价降温的同时,有不少投资客移师二线城市,使部分二线城市的房价有在文火慢烤下呈现上升趋势。而对于房产新政,开发商也想出不少办法应对。
一线城市冷PK二线城市热
国务院连续祭出的“撒手锏”直击楼价飙升的一线城市,深圳、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开始纷纷进入“冰河期”,投资客纷纷“退而求其次”,移师二线城市,使部分二线城市的房价有在文火慢烤下上升的趋势。
北京在“五一”前夕出台京12条,截至5月6日晚,取得预售许可的多数楼盘项目成交量为个位数,有20个项目至今成交量为零。5月7日的招标拍地块中,有两块地以底价成交,另有一重头地块遭遇流标。
在上海,楼市4月下半月持续出现萎缩,“五一"日成交更不足50套。在新政后的首次土地竞买中,曾经周边拍出不少“地王“的新江湾城地块遇冷,仅以底价成交。
深圳的情况也不乐观。4月下半月,一手房的成交暴跌61%。在广州,新政后开盘的楼盘屈指可数,更有楼盘封盘停售,部分楼盘房价下降一两成。
但相对一线城市的“颓势”,部分二线城市交易活跃,有迹象表明,部分投资客从一线城市转向二三线城市。
据央视报道,在临近深圳的惠州大亚湾,有不少楼盘90%以上的客人来自深圳,这些楼盘成交火爆,部分楼盘甚至在开盘两小时之内售完。
在南京,只有部分楼盘打折或滞销,大部分楼盘波澜不惊仍在热销中,5月1日开盘的御山湖在短短2小时内,所推的100多套房源被认购一空,开发商现场2次紧急加推了一部分房源,也销售了95%以上。而更有楼盘竟然号称要涨价。据悉,每平方米单价冲高2万元将成为南京房价的一个新高点。
在长春,无论是房价还是交易量暂时都还没有受到新政的影响,楼市交易不降反升。据房地产交易中心税务所所长介绍,自从房贷新政出台之后,长春市的一手房及二手房交易量明显上升。
除此之外,根据资料显示,新政发布一周之后,哈尔滨、海口、大连、长沙等地的成交面积环比出现大幅度的上涨。新政发布三周后,成都日均成交365套,比新政出台前三周的日均成交量上升了25%;武汉日均成交519套,也比新政出台前三周上涨了11%。
短期遏制PK长期打压
近一个月来,全国各地楼市陆续降温,新政能否从根本上遏制房价上涨?是长期行为还是短期取向?目前也有颇多争议。
国务院出台国十条,有人称中央“终于下了决心”。有专家认为,国家这次会将楼市打压到底,楼市的调整时间将超过2年,很难在2012年以前出现回暖。
然而,部分开发商在新政后捂盘惜售、推迟开盘等做法无疑在告诉政府,他们也在等待。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占着主导和支柱地位,在“国家不舍得真的打压房地产”的说法引导之下,一些开发商和投资客们抱着国务院只是勒紧狂飙房价的缰绳的希望,认为会见好就收,期待楼市“东山再起”。
此外,也有专家分析认为,房价升降是市场行为,国家过多介入,强行打压楼市属于“头疼医头”,并不能治本,因此这只是一次短期的、暂时的政策。如长期实行,会影响房地产市场长期的健康发展,就如北大公共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韩世同所言:“打下来容易,推上去就难了。”
上有政策PK下有对策
“国十条”严重考验开发商的御寒能力,为了应对新政,开发商各出奇招。
其中,大打折扣优惠战是最直接的揽客方式,“五一”前后,不少原来声称“不降价”的开发商已有部分开始调整心态松口,有楼盘急降3000元―5000元/平方米,而恒大地产更是打出“全国楼盘85折”为开发商集体降价吹风。但随后有报道称,恒大楼盘并非全面打折,只是针对部分单位。
在付款方式上,很多开发商也大做文章,如打折优惠鼓励买家一次性付款,见招拆招自己掏腰包为购房者垫付一成首付,或直接推出免息五年分八期交付楼款的付款方式。
个别财大气粗的房地产企业除了加大优惠力度外,还直接为购房者垫付大部分房款。日前,某大型集团“七成楼款免息分期”的优惠活动引起业内哗然,其规定消费者到旗下任一个楼盘成功购房(别墅或洋房),均只需支付三成的房款,而剩余的七成款项可以全部免息分期支付给公司。
面对新政,还有开发商延迟推货时间,延长蓄客时间,想等观望情绪好转,市场走势明朗了再开始出售;有开发商逆市而上,快刀斩乱麻,提前出货赚取人气;部分代理公司甚至一二手联动卖楼,利用二手店铺掌握的客户资源转向代理的一手项目中,且影响颇大;也有楼盘选择不卖楼,而是搞活动聚集人气,旺旺场。
不过,面对纷杂的开发商众生相,买家领情的却不算太多,观望情绪越来越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