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警惕央企地王背后的别样风景

2010-03-17 17:35    作者:赵尔印   来源:  

徘徊在春寒中的北京遭遇了地产热浪的突袭,上演的依然是央企地王的热闹大戏。央企地王频现背后的问题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与警惕――刚刚结束的“两会”上,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

  徘徊在春寒中的北京遭遇了地产热浪的突袭,上演的依然是央企地王的热闹大戏。两会结束后的第一天,北京共有6宗地块进行拍卖,其中,朝阳区大望京村、大兴亦庄以及海淀区东升乡三大热门地块再次被央企揽入怀中,一天之内连现三大地王,最高的楼面价达到每平方米3万元。(3月16日《中国证券报》)

  自2009年始,央企大举进军房地产市场就不再是新闻。国资委分管的企业中,绝大多数经营范围原本与房地产无关,但已有近8成杀入房市,且频频摘取地王桂冠。他们所向披靡的战绩令地产民企望尘莫及,也让地方的地产国企怨声载道――就连任志强,这回也抱怨起央企地王违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资本的光华异常眩目,央企地王们举杯庆祝,望房兴叹者的哀鸣淹没在庆贺声中。然而,央企业地王频现的背后,种种别样的风景令人深深担忧。

  央企地王的背后,是日益集聚的企业经营风险。拥有雄厚资金优势的央企搅动房地产市场风生水起,貌似财大气粗,其实是虚火旺盛、外强中干。央企几近疯狂地进军房市,意味着他们江郎才尽,已经失去了在主业领域逆势而上的智慧;意味着他们精神萎蘼,已经失去了在实体经济困境中突出重围的勇气。他们试图证明自己的急功近利是为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但他们的疯狂举动却让人们看到了一副揣着全家人血汗钱、疾奔赌场的职业赌徒嘴脸。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多年培育起来的这些“大块头“,竟然还是长不大的孩子。

  央企地王的背后,是晦暗不明的经济基本面。虽然经济基本面向好的声音一直响亮,但也许仍是一个传说。央企大举转战房地产市场表明,实体经济仍然无法给予他们满意的收益,实体经济渺茫的“钱途”加上资本逐利的本性,驱使他们改在房地产市场一掷千金。资本的退场让实体经济更加低迷,而热辣的房市抽空了人们的消费能力,又更让实体经济雪上加霜,这在无形中构造了一个死循环,几乎锁死了宏观经济健康发展的路径。

  央企地王的背后,是沦为“空调”的政府调控。地价房价的不断攀升是公众密切关注的议题,政府抑制地价房价的调控政策也层出不穷。人们一次又一次对政府的宏观调控寄予厚望,但政府调控的能力很难让我们充满信心。央企直接隶属中央政府,政府对其的调控力度和有效性理应是最大的。然而,央企似乎越来越难以驾驭。政府以4万亿之巨刺激宏观经济,垄断性的金融体系让央企近水楼台、占尽便宜,但政府却难以有效监管这些本应输入实体经济的资金改头换面混入房市赌场。从去年开始,央企地王拉高房价、引发经济风险积聚的形势已广为人知,但政府相关部门所做的不过是发布一纸劝告式的禁令――北京“一日三地王”正是央企令行不止、政府调控软弱无力的明证。

  央企地王频现背后的问题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与警惕――刚刚结束的“两会”上,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我们希望,这样的声音不会随着“两会”的结束而嘎然而止。因为,如果决策者无视央企地王背后的那些别样风景,最终市场开出的账单谁也支付不起。

admin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