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揭悬念:房车优惠继续

2009-12-08 16:51    作者:赵洁   来源:  

国民收入分配被首先提及,会议提出,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

  为期三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昨日闭幕,从会议释放的信息来看,明年的政策基调并没有出乎市场的预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宽松”依旧,而民众尤其关心的楼市、车市优惠政策是否延续问题,基本获得了肯定的答案

  “双宽松”政策外松内紧

  昨日会议对明年宏观政策的基调和此前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并无二样,但是对于“双宽松”政策的描述,已经让外界嗅出了调整的味道。

  财政政策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投资政策已经开始出现调整。会议明确提出,“要保持投资适度增长,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

  这和此前9月份政治局会议的“继续发挥好投资对拉动经济和调整结构的重要作用”已经有较大不同。

  货币政策方面,会议提出货币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要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会议还对信贷增长速度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

  业内人士认为,2010年的“双宽松”政策和2009年的“双宽松”相比,更侧重外松内紧。以货币政策为例,2009年上半年新增贷款达73700亿元,下半年只增长了15500亿元。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杨志勇对CBN记者表示,尽管此次对于宏观政策走向的表述仍然是“双宽松”,但是经济政策受短期因素的影响较大,“适度宽松”的提法内涵十分丰富,可以调整的余地非常大。

  杨志勇认为,从现在的形势来看,物价面临的压力较大,

  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资源价格改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不排除2010年年中政策出现转向的可能性。

  但也有专家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央行前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在昨日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预测》中认为,从法定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储备货币的供应和向市场投放的流动性来看,和2007年以及2008年相比,2009年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实际上是中性偏紧的。

  李扬认为,之所以产生了扩张性的货币供应效果,问题在于传统的货币政策调控手段效力递减,因而2010年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和新增信贷规模应当保持稳定,转而通过微观层面和金融监管手段来实施宏观调控。

  “加强对各类金融和非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的调控,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是2010年的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方向。”李扬表示。

  房产优惠政策延续

  如同会前市场和媒体所预期,调结构成为这次会议浓墨重彩的一笔。会议详细给出了一个调结构的具体框架。

  消费成为调结构的核心内容,会议提出,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国民收入分配被首先提及,会议提出,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

  国家发改委社会研究所所长杨宜勇昨日对CBN记者表示,“调高、扩中、提低”将成为明年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的主要抓手,其中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消费能力的着力点,将放在提高养老金和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而“扩中”最重要的是建立工资谈判机制,政府能够提供的是一个谈判的框架和机制。

  此外,2009年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将会继续延续下来,会议提出,要保持政策连续性,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继续实施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增加农机购置补贴,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

  一位房地产业内人士认为,“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的购房需求”意味着此前关于购房优惠政策是否退出的争论实际上已经结束,财税优惠政策仍将继续。

  此外,会议提出,要积极推进城镇化,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

admin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