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春节前价格难大调
2009-09-25 17:19 作者:李玉坤 来源:
(图片来源:京华时报)
成交量持续下滑,房价仍在继续上涨,虽然无法断言拐点已至,但楼市滞涨局面却已经大势难改。在滞涨的局面下,市场的几方势力也出现了新的苗头,企业中,一部分争相上市争取更多的融资,在土地市场不惜代价获取资源,另一部分却在定价上犹豫,甚至开始明折暗扣;购买群体也陷入两难选择,一部分冷眼看房价涨跌,另一部分还在伺机进入,更有一部分选择抛售获利离场。纷繁的背后,市场正在酝酿新的调整。
滞涨现象
楼市价涨量跌
经历了上半年量价快速齐涨后,北京楼市从8月份开始出现销量下跌,价格持续上涨态势。
8月份,北京全市住宅销售面积为168.4万平方米,比7月份下降0.1%,比6月份下降17.2%。3月份以来,北京新建住宅销售价格一路上扬,8月份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上涨1.3%,比上月缩小0.1个百分点,价格环比连续6个月走高。据北京市统计局信息,北京市二手住宅环比价格稳步走高。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公布,上周北京市商品房成交面积为35.54万平方米,环比下降6.68%,而成交均价为13700元/平方米,环比上涨7.40%。同期上海、天津、深圳、杭州、武汉等城市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成交面积环比下跌。
商品房市场及二手房市场上半年的大量成交消耗了大量优质房源。房源紧缺,业主惜售,供求失调加速了价格上涨。价格飙升致使相当的刚性需求及改善型需求购房者选择观望,从而对交易量产生较大影响。
原因分析
高房价是根本原因
在牟增彬看来,房价太高是滞涨局面形成的最根本原因,“以现在的房价,买得起房的人,太少了。”
经过半年的高歌猛进,房价已经接近临界点。北京统计局数据显示,北京四环内房价已经超过1.8万元/平方米。据业内人士估计,1-9月份,北京在售项目的实际销售房价至少上涨了30%-40%,部分项目的涨幅更高达50%以上,个别项目涨幅甚至超过了80%,以至于到8月份,北京的房价就已经全面超越2007年的高峰期。同时,今年北京市二手房的累计涨幅也已经近40%。
牟增彬认为,在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地王的频出、投资需求的涌入共同拉高了房价。同时,房价上涨又带动了土地市场的热度和投资需求。这种交互作用将房价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高企的房价,让消费者无法承受,裹足不前,新一轮观望再次形成,交易量下降就成为必然。
地价推高房价
4月份以来,全国地王频出,其中尤以北京表现最为突出,土地市场火爆到地王纪录一日一刷新的程度,各区域的楼面地价远远超过2007年的纪录。
广渠路15号地以接近16000元/平方米的楼面价刷新了2007年底万科拿下大望路27号地时创下的近13000元/平方米的纪录;六里桥地块以15700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逼近目前周边房价;九棵树地块以6259元/平方米的地价把通州区域地价从5000元级别推高到6000元以上;大兴19号、20号地则以6605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成为大兴最贵土地。连声称不会再拿地王的万科都在偏远的房山拿下一块地王,楼面地价超过6400元/平方米。
地王对房价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广渠路15号地成交后,周边在售项目和二手房房价应声而涨2000元-3000元/平方米。大兴地王产生后,周边项目价格上涨2000-4000元/平方米。
新动向
■动向一 民企排队上市
现象:中原地产研究中心调查的数据显示,目前至少有30家房企正在进行A股或H股的上市计划。如果这批房企IPO成功,募集资金总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
7月29日,中国建筑和北京金隅分别登陆A股和H股,为沪港两地开启今年房企首例IPO。
9月21日,恒盛地产已经在港启动招股计划,计划发行22.5亿股,其中18.75亿股为新股,招股区间为4-5.3港元。筹集资金以招股价上限计算,约为119.25亿港元。从规模上而言,是年内登陆香港的内地房企中最大的一家。如无意外,恒盛地产将于10月2日正式挂牌上市。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披露的2009年拟上市房企不完全名单显示,目前恒大地产、宝龙地产、佳兆业、卓越集团、龙湖地产、中骏置业等企业在排队H股上市,绿地集团、万达集团、中信地产等企业则打算在A股上市。
业内人士指出,受益于楼市和股市双重回暖,开发商又开始重拾2007年圈地融资和向上市公司“装资产”的做法。这一方面大幅放大了上市资产的估值,并打通直接融资渠道;另一方面,也将房地产实体开发领域内的风险转至资本市场。
分析:中经联盟秘书长陈云峰认为房企开发商竞争表面上是争夺销售市场,实际上是在土地储备上较劲,而土地储备较劲背后是开发商融资能力的体现。除了上市,开发商几乎没有其它的融资渠道。为了生存,为了发展,房产企业必须融资,必须上市。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经理刘渊认为上市对开发商是最佳融资选择。因为在中国当前资本市场情况下,作为股权融资,要好过通常的银行贷款、公司债等债权融资。内地市场分红机制不成熟,股权融资得来的资金是不需要还的,也不会提高公司财务报表上的负债率。而且房地产行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上市带来的大量资金有利于开发上快速扩大业务规模,获取竞争优势。尤其是在土地市场,获取优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从已上市房企发展经验看,上市后发展速度都得到加快,融资渠道也更加广泛,因此上市对开发商确实是最佳融资选择。”
■动向二 拿地热度不减
现象:随着各地房产市场复苏,以央企为首的各路开发商在全国争相拿地。进入9月,天气转凉,但土地市场愈加火热,全国各地上演了多场激烈的土地争夺战,天价地块相继诞生,土地成交价格屡创新高。近日来,北京气温逐渐转凉,不过开发商拿地热度看来并未丝毫削减。
据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今年成交统计,1月8日至9月16日共有173幅地块达成交易,其中7月有24幅,8月有25幅,9月有12幅。而9月下半期交易地块也将超过10幅,预计9月交易地块数量会保持在24幅左右。
在9月土地达成交易中不乏万科、绿城等房产巨头身影,溢价率屡创新高。9月3日,经过245轮竞价,SOHO中国以40亿竞得朝阳区望京B29项目用地,折合楼面地价1.02万元/平方米,溢价率高达164.3%;9月7日,经过100多轮竞价,万科与中粮地产的合资子公司以22亿元竞得房山区长阳镇起步区1号地,折合楼面地价达6470元/平方米,溢价率高达263%;9月11日,北京绿城经过179轮竞价,以12.42亿元拿下通州区新华大街商业金融、办公项目,楼面价达6961元/平方米,溢价率为292%。
其他各大城市土地市场资源争夺战也异常激烈,9月以来,上海、南京、深圳、合肥先后创下今年以来的当地单价地王。在二三线城市,各房产巨头也纷纷加入土地市场的资源争夺,大举拿地。
分析:开发商狂热拿地,地王频出的原因在于,楼市回暖使开发商已经回笼大量资金,市场也走出了去年下半年以来极端的供应和观望态势,国家降低资本金比率的政策也发出支持房地产业加大投资力度的信号。
社会学博士、著名地产独立评论员王智中认为,“金融环境宽松,相关政策支持,融资成本较低,加上通胀预期,是开发商拿地热度不减的主要原因”。同时,他认为部分拿地企业存在“赌一下”的心理,一种是赌房地产市场还会继续上升,另一种是赌从拿地到上市两年的周期后,楼市行情还会继续上升。“所以,在资金比较充裕的情况下,企业选择为未来发展储备粮草”。
■动向三 新房优惠悄然加大
现象:9月份以来,新房市场的销售量持续下降,上周京城楼市商品住宅成交数量更是全面下降。商品住宅销售套数为3054套,环比下降6.05%,商品住宅销售面积355428平方米,环比下降7.70%。期房商品住宅总销售签约套数为2442套,环比下降5.97%;总签约面积为271560平方米,环比下降7.68%。现房商品房签约套数为615套,环比前一周下降6.39%,签约面积为83868平方米,环比下降7.79%。出现这样全面的下降还比较少见。由于销量的不断下降,消失了几个月的打折促销等优惠方式又重新出现在市场上,成为楼市近期的又一热点。
记者了解到,位于三里屯的某项目机关一再说自己的项目很紧缺,但是如果全款支付房款,竟然可以有8.5折的优惠。据搜房网统计显示,目前北京市场上有15个项目打折力度较大。而此前“领涨”房价的朝阳区打折楼盘所占比例最大,达到6个,占总数的四成。
此前半年以来,由于销量上涨,京城绝大多数在售楼盘都取消了折扣,在各大网站的首页,楼盘打折信息也几乎绝迹。而最近一周,记者发现各大网站首页的楼盘打折信息又开始多了起来,不少楼盘悄然打到了9.3折、9.4折。
分析:协成机构副总缪培丹表示,目前看来金九银十的销售季在成交上并没有体现出来,除经济适用房和两限房外的期房商品住宅签约套数和面积全部出现走低,而总的期房因9月的经适两限房的放量才使得成交面积环比出现上涨。这是因为9月前两周推盘量大幅下降,且推盘的项目地理位置和价格与购房者的心理价位有着较大的差距,观望的购房者也使开发商开始改变销售方式,低折扣和特价等最常用的优惠方式又开始显现。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