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族"、"房奴"不断涌现 高房价面临回调压力
2009-09-04 17:00 作者:李玉坤 来源:
楼市坐上了“过山车”,房价也上演了“撑竿跳”,这令很多购房者望而却步。
“我就是来看看,如果没有合适的就不出手了,毕竟房价涨得太高了!”9月3日,在2009北京秋季房地产展示交易会上一位看房者对记者说。
的确,从“量价齐跌”到“量价飙升”再到“价涨量缩”;从土地流拍到“地王”归来;以往需要两三年走过的“路”,今年仅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这期间不仅楼市坐上了“过山车”,房价也上演了“撑竿跳”,这令很多购房者望而却步。但进入7月下旬,情况又在悄然发生变化,尽管房价仍旧“牛气冲天”,但已露出疲态。成交量则开始出现明显下滑。同时,多部门开始发文警示楼市风险,多种信号显示楼市正在酝酿调整,高房价也面临回调考验。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中国部分城市房价过高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仅是普通老百姓买不起房子,中等收入群体也感觉很吃力。在高房价的挤压下,越来越多的家庭为了一套房子几乎耗费了一生的财富,甚至是几代人的积蓄,这已经成为了不可承受之重。
中大恒基市场部经理张大伟表示,北京市的房价收入比达27:1,相当于夫妻双方不吃不喝努力27年才能买到一套房。而根据国际标准,房价收入比应维持在3至6的范围内才算合理。即便不把房贷因素考虑在内,北京市的房价收入比也高达17:1,远远高于国际标准。
而每一轮楼市高涨,都会伴随着房产商轰轰烈烈的“跑马圈地”,热钱也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高价拿地,闲置不用,表面上看起来是赔钱的买卖,但账外的收益却远远超过账面上的损失。对于那些已经上市的开发商来说,由于融资的便捷,高价囤地更是自我扩张最直接的方式。一场串连融资、地价、房价的怪圈不断在国内楼市中上演。
在高房价影响下,“啃老族”、“房奴”一族不断涌现,绝大部分的年轻购房人背后,常常有三个家庭在支撑――双方父母帮着出首付,子女自己偿还月供。即使成功买上了房子,每个月的月供也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转眼间,又到了楼市传统的销售旺季“金九银十”,但和往年不同,住宅市场持续近半年的“量价齐升”的态势开始出现变化――楼市成交量开始出现下滑。这既带来旺势能否延续的担忧也引发了楼市将面临调整的猜测。中原住宅监测系统最新数据显示,八月中原所监测的九个城市住宅成交量,今年首次环比上月出现全面下降,平均降幅12%。按照降幅依次是,深圳-23%;杭州-22%、北京-14%、成都-14%、重庆-9%、武汉-8%、广州-7%、上海-5%、天津-3%。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认为,3至8月市场偏热,成交量非常大,已经透支了“金九银十”的能量,楼市恐难再现热潮。其中,一线城市年度成交量高点是6月,下半年成交量整体将步入下行通道。价格变化滞后于成交量几个月,下半年价格可能依然坚挺,但明年一季度有可能止涨,快的话年底就有可能出现涨不动的情况。(李佳鹏)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