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楼市如雾里看花

2009-07-02 18:07    作者:李玉坤   来源:  

是刚性需求急剧释放,是追涨心理频频作祟,是通胀预期造成的投资保值,还是其他?无论哪种原因,楼市“热得烫手”已经成为事实。与前段时间楼市不温不火的整体表现相比,楼市的陡然亢奋有点像“发烧”。众多专家按捺不住站出来为楼市降温。在火热的楼市与冰冷的观点之间游弋
    是刚性需求急剧释放,是追涨心理频频作祟,是通胀预期造成的投资保值,还是其他?无论哪种原因,楼市“热得烫手”已经成为事实。与前段时间楼市不温不火的整体表现相比,楼市的陡然亢奋有点像“发烧”。众多专家按捺不住站出来为楼市降温。在火热的楼市与冰冷的观点之间游弋,老百姓如雾里看花,有点晕。

    楼市升温超预期

    无论全国楼市还是省城楼市,自五一之后持续旺销,之前遮遮掩掩的提价也开始明目张胆。全国各大媒体频现“量价双高”、“再创新高”等形容楼市火热的字眼。一位在楼盘销售一线的业内人士表示:“这种速度早已超过我们的预期,在即将迈入传统楼市淡季的时候能有这样的市场出乎所有人想象。”

    据记者调查,进入5月之后,省城房地产项目大多有不同程度的销售急速升温现象,并且伴有一定价格上涨。更重要的是,与本年度前四个月主要销售以婚房为主的中小户型不同,5、6月份开发商主要赢利点大户型急速升温,带动了市场新一轮狂热。

    一位只有大户型房出售楼盘的营销总监说:“一直到四月,我们项目售楼处门前几乎是门可罗雀,但是现在却是一房难求。只能用‘癫狂’这个词才能描述。”

    部分专家泼冷水

    几天前闭幕的北京国际金融论坛2009夏季报告会上,多位与会人士给正不断升温的楼市当头泼下冷水,再次提到“泡沫”。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高辉清在报告会上指出,“买房防通货膨胀的理由基本上是不成立的。”他认为,房价大幅上涨的背后存在投机行为,未来楼市可能出现新的调整。有些地区的房价已经开始形成泡沫,并且可能会破灭。

    在谈到房地产泡沫问题时,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张礼卿教授也认为,中国房价还是存在很大的泡沫,而且高房价不利于刺激内需。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小广指出,房地产业暴利时代是否结束还很难说,但最繁荣的时期应该已经过去。他判断,房地产未来的成长性会降低,不会再像原来房价五六年翻四倍、五倍了。有人判断说中国房地产调整结束了,马上要进入新的高增长期。这种可能性不大,太乐观也不太真实,房地产调整远没有结束。

    老百姓雾里看花

    “市场的逻辑究竟在哪里?”张先生有些纳闷。

    这位从海外归来的经济学硕士说自己已经错过了去年十月到今年一月最适合出手的时间,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再出手。“我不是炒房的,只是想给自己找一个结婚、生子的家,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地省点钱。”张先生觉得自己有种心愿落空的感觉。

    “我都不知道该信谁的了,不知道该不该买,什么时候买。” 在采访中,这个观点更有代表性。“对市场,我没有足够的独立判断能力,只能找个相对合理的观点来接受。最恐怖的是,现在争论这么多,有些无所适从。”一位大学辅导员这样向记者表示。

    一位出租车师傅说:“我知道追涨不追跌,可是我不知道这句话到底对不对。不少乘客上车都在谈论房子,有的是自己住,有的是投资,不管是哪种目的,都和我差不多,有点瞎蒙的感觉。我房子明显小了,想省点,开出租挣钱不容易。”
admin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