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市场化运作“样板”

2008-11-25 17:02    作者:赵洁   来源:  

保障房的两大部分――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都要政府掏钱或放弃部分收益,在当下地方财政吃紧、中央财政增幅下滑的状况下,完全由中央或地方一揽子包办不现实。那么,钱从哪里来,房该怎么建?

    保障房的两大部分――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都要政府掏钱或放弃部分收益,在当下地方财政吃紧、中央财政增幅下滑的状况下,完全由中央或地方一揽子包办不现实。那么,钱从哪里来,房该怎么建?
    全国500强企业绿地集团董事长、上海房地产协会轮值会长张玉良认为,可行的方案是,“钱从市场来,保障房项目可以在政府主导下实行市场化运作,鼓励专业性、社会化生产、高效率的企业参与。”

    “就我们企业来讲,我们曾有过承担类似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的成功案例,实践证明,企业参与保障房建设,符合政策导向,既可实现社会效益,又可以实现经济效益,我们企业不仅可以做,也愿意做”,张玉良说。

    他给出的解决方案是:

    其一,廉租房可采用政府提供土地、由开发企业垫资的模式建设,建成后产权归政府,由政府出租给指定人群。开发企业按一定的年限,以逐年收取租金的方式回收成本及较低的既定利润。租金多少由政府和企业商定,由政府支付或者由租赁户支付部分,不足部分由政府补足。

    1998年,上海一些高校学生住宿条件非常紧张,当时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财政不可能拨款建校舍,学校力不从心。华东师范大学在全国第一个采用由开发商垫资代建、学校承租的方式,来建造学生公寓1.8万平方米(400多套)。中国500强企业、上海最大房地产开发企业绿地集团承接了这个项目。建造公寓的土地由学校提供,绿地集团负责带资建设。 
    当时和现在情况比较相似,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建筑成本较低,每平方米投入在一千多元。根据核定的造价及合理利润,校方给绿地集团13年租金(住宿费)收益期,以收回企业成本和利润。事实上,绿地集团只用了9年就收回了成本,还有4年多的收益期,属投资回报。现在每年收取的租金在1000多万元。

    这表明,由政府供地、开发企业带资建设、分期收取租金的模式完全可以用于廉租房建设,这是个“三赢”的举措,利用社会资源、借助市场力量,既可缓解政府负担、改善民生,也能让信誉好的专业公司获取较低但却是无风险的利润。

    其二,经济适用房建设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经适房该怎么建?张玉良认为,首先,政府对建设经济适用房的土地必须限价专项出售;其次,政府对经济适用房项目的收费(包括水电煤、通讯等配套费、各项附加费等)必须降下来。在此基础上,通过招投标方式,利用有资质、有能力、有信誉的专业开发企业的力量运作。房屋由政府按成本价加一定的管理费(一般在建造成本的1%~3%)和利润(建造成本的3%),统一回购。政府按照工程进度付款,譬如开工时支付30%、结构封顶时支付60%,验收交房时支付10%。建设过程中其他资金由开发企业自行筹措。

    2006年,绿地集团就以上述模式,承担了上海动迁安置房(类似经济适用房)――位于上海闵行区梅陇镇的“银河新都”小区建设,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绿地集团从银行融资,带资建设,政府按成本价加3%管理费、3%的利润回购。此外,上海在宝山区顾村、嘉定区江桥的动迁安置房基地的项目,也是采用这一模式建设的。

    张玉良认为,房地产中涉及到的旧区改造、保障房建设部分,既可拉动内需,防止经济过速下滑,又能解决民生问题,如政府将其纳入信贷支持的产业范围内,以适度的信贷规模保证开发企业的流动性,那么,企业的资金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我们坚信,在政策导向下,企业是可以实现合理利润的。”在这位房地产界低调的实力派掌门人看来,“保障”并不天然排斥“市场”。

admin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