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救市"买房即有户口

2008-10-15 17:11    作者:赵洁   来源:  

    连日来,有关房地产利好政策即将出台的传言甚嚣尘上。《第一财经日报》昨日就此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进行求证,建设部方面表示目前不便对此进行表态。

    不过,地产行业一位资深人士告诉记者,相关部委正在会签一些有关房地产的新的政策文件。该人士同时强调,新政策不太可能是对既有文件进行修改,更有可能的 是出台一些新的文件。

    与此同时,继西安、南京等地之后,昨日杭州市政府又出台了针对楼市的24条救市措施。据不完全统计,迄今至少有10个二、三线城市出台了刺激当地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不过从目前来看,这些措施的刺激作用有限,浓重的观望气氛依然笼罩在这些城市的上空。

    楼市新政策传言

    据上述人士介绍,可能出台的新文件主调基本确定:不再延续去年对房地产加压调控的基调。未来可能带来利好的政策或包括三个方面,其中包括土地增值税政策的改革,为房地产开放除银行贷款外的直接融资渠道,以及解决农村土地流转、“小产权房”等问题的政策。

    在各个有可能出台的新政策中,有关土地增值税的政策出台的可能性很大。据悉,主管部门对改革现有政策的态度已经十分明确。

    而关于目前市场热议的第二套住房政策的去向,上述人士认为,由中央出新政策的可能性不大,实际上随着地方政府救市政策的陆续出台,地方政府已经开始给以往包括二套房政策在内的很多调控政策松绑。

    至于上述政策的出台时间,上述人士称,目前乐观的估计是今年底前可能有所动作。如果国际经济形势的压力过大,相关政策出台的速度将加快。

    当然,该人士还特别告诉记者,相关政策既然还在会签阶段,还没有上报,就说明依然存在变数。

    杭州“倾力”救市

    在地方政府对楼市的救市行动中,杭州和南京无疑是“急先锋”。

    昨日,杭州市政府网挂出《关于促进杭州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这个被称为“救市二十四条”的《意见》,涉及调整购房入户政策,放宽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实行购买商品房契税、印花税补贴等诸多方面。

    此前的9月27日,南京已公布20条楼市救市新政,宣布从10月1日起的一年内,该市购买普通住房的市民可获房款总额0.5%或1%的财政补贴。浙江广厦股份有限公司(600052.SH)旗下浙江天都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旭飞表示,相比南京的方案,杭州的救市方案堪称“大手笔”。作为地方政府,杭州市政府可谓竭尽全力。

    在《意见》中,多位知名开发商均认为,调整购房入户政策最为吸引人。

    《意见》显示,购房入户政策实施范围由杭州经济开发区、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钱江新城区域扩大到上城、下城、西湖、江干、拱墅区等区域。购房者为非杭州市区户籍人员(不含境外人员),在上城区内购买单套住房(含存量房)总价达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或在下城、西湖、江干、拱墅区内购买单套住房(含存量房)总价达80万元以上(含80万元)的,经市房管、公安等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可申请办理 1户(夫妻以及未成年子女)杭州市区户籍。

    值得注意的是,入户政策中规定了总额限制,没有明确“必须还清贷款”。杭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副会长、浙江裕兴不动产经纪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郑瑛告诉本报,救市新政首条是购房入户政策,可见该市政府对杭州以外的房产客户给予的关注。

    至于救市措施能否破解杭州楼市的滞销困局,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03900.HK)、广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133.SZ)、杭州西湖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宋都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等当地知名地产商均表示,杭州楼市的存量房在不断上升,救市政策无疑是一大利好,有望改变市场对房价的单边下跌预期,刺激成交量回升。不过,由于政策的滞后效应,具体效果尚需市场检验。

admin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