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楼市的变革与管理创新
2008-09-25 17:02 作者:李玉坤 来源:
在这种政策环境下,山东房地产市场也在经历着一场深刻变革。为此,要求在房地产市场宏观管理上、在微观企业管理上都要进行创新,在住宅产业上,进行技术变革。
山东经济学院房地产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 郭松海
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后半期,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即纠正前几年过度市场化的倾向,改变粗放式经营方式;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住房建设模式和消费模式,住房建设要向“集约型、资源节约型”发展,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住房政策理念要向民生转变,在强调住房的市场经济属性的同时,更要重视住房保障属性;住房作为民生基础,在发展住房市场讲求效益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在这种政策环境下,山东房地产市场也在经历着一场深刻变革。为此,要求在房地产市场宏观管理上、在微观企业管理上都要进行创新,在住宅产业上,进行技术变革。
目前,我省房地产市场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建立政府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体系,包括财政、 税收、规划、土地、货币等一系列政策,通过这些政策的落实,通过房地产市场的管理创新,明确向市场主体传达一种信息,那些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市场行为受到抑制,那些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市场交易活动受到鼓励,从而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地发展。
运用土地政策,对房地产进行调控,是土地市场管理的创新。通过规划管理创新,合理地调整住房的供应结构。在财政政策创新上,2008年山东预算安排中,进一步增加对基层财政的转移支付,结合中央财政支持,安排转移支付188.21亿元,其中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资金44.64亿元,主要用于财政困难县加快发展和建立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等。在房地产税收管理创新上,实现了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实施登记备案制度,建立房地产开发企业台账,实现对房地产行业税收的部门联合控管。
我省有房地产开发企业4000多家,随着住宅市场供求关系、消费者需求等方面的变化,房地产市场的竞争也在加剧,行业将从“暴利时代” 转入“微利时代”;市场要求房地产企业,必须强化企业管理,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产品的设计创新、功能创新、营销策划创新,品牌创新;以高科技、高品质、高效益的房地产开发,不断开拓市场,赢得市场。
建立新的机制,创造新的游戏规则,实现住宅开发模式的变革,逐步实现住宅生产方式工厂化,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体系,这是住宅开发市场的创新。
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后半期,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即纠正前几年过度市场化的倾向,改变粗放式经营方式;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住房建设模式和消费模式,住房建设要向“集约型、资源节约型”发展,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住房政策理念要向民生转变,在强调住房的市场经济属性的同时,更要重视住房保障属性;住房作为民生基础,在发展住房市场讲求效益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在这种政策环境下,山东房地产市场也在经历着一场深刻变革。为此,要求在房地产市场宏观管理上、在微观企业管理上都要进行创新,在住宅产业上,进行技术变革。
目前,我省房地产市场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建立政府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体系,包括财政、 税收、规划、土地、货币等一系列政策,通过这些政策的落实,通过房地产市场的管理创新,明确向市场主体传达一种信息,那些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市场行为受到抑制,那些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市场交易活动受到鼓励,从而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地发展。
运用土地政策,对房地产进行调控,是土地市场管理的创新。通过规划管理创新,合理地调整住房的供应结构。在财政政策创新上,2008年山东预算安排中,进一步增加对基层财政的转移支付,结合中央财政支持,安排转移支付188.21亿元,其中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资金44.64亿元,主要用于财政困难县加快发展和建立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等。在房地产税收管理创新上,实现了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实施登记备案制度,建立房地产开发企业台账,实现对房地产行业税收的部门联合控管。
我省有房地产开发企业4000多家,随着住宅市场供求关系、消费者需求等方面的变化,房地产市场的竞争也在加剧,行业将从“暴利时代” 转入“微利时代”;市场要求房地产企业,必须强化企业管理,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产品的设计创新、功能创新、营销策划创新,品牌创新;以高科技、高品质、高效益的房地产开发,不断开拓市场,赢得市场。
建立新的机制,创造新的游戏规则,实现住宅开发模式的变革,逐步实现住宅生产方式工厂化,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体系,这是住宅开发市场的创新。
admin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