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央行货币政策"双下调"
2008-09-16 16:51 作者:赵洁 来源:
在欧美各国央行为求解本国经济难题“各显神通”后,央行终于也出手了。昨日傍晚,央行突然宣布,将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部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一石激起千层浪。央行的货币政策组合拳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股市、房市又会如何反应呢?
难言方向性调整
专家表示,尽管这是贷款利率近年来的首次下调,但尚不能成为市场判断央行货币政策发生根本性转向的信号。
“贷款利率下调符合我们此前的判断。它是当前货币政策在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同时的适度微调。”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至于这一配套政策的出台是暂时性微调,还是货币政策周期性松动的前奏,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认为,“这还要看下一步宏观经济的表现。虽然8月CPI再次回到5%以下,但是高企的PPI仍有可能传导到下游,加之CPI翘尾因素还没有完全排除。因此,现在就断言通货膨胀的压力已经消除,紧缩货币政策已经到头,还为时过早”。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认为,此次货币政策的调整维持了前一阵子货币政策微调的思路,属于央行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对货币政策进行的微调。目前还不能说明中国已经进入降息周期。
释放资金超1700亿
根据通知,从9月25日起,除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暂不下调外,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工行人民币存款余额为7.5387万亿元、农行为5.7757万亿元、中行为4.86万亿元、建行为5.7815万亿元、交行为1.8111万亿元;而邮储银行的半年数据虽未公开,但截至今年3月19日,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已达1.7万亿元。以此计算,上半年上述6家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了约27.5万亿元。而上半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3.90万亿元。
也就是说,即使将随后3个月居民储蓄加速回流的部分剔除掉,此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就将释放流动性1640亿元[(43.9-27.5)×1%=0.164万亿元]。
由于8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已经达到了45万亿元,新增的1.1万亿元存款中将有数千亿资金在下调的范围内。据初步测算,此次下调将给市场带来超过1700亿元的流动性释放。
有望缓解当前困境
从央行的口径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是此次政策调整的原因。而下调中短期贷款利率显然有助于减轻工商业企业面临的困境。
2008年以来,企业利润增长不断下滑,而且受到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影响,陷入亏损的企业不断增多。而工业生产增速回落相当明显,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增幅创自2002年8月以来的6年新低。如果CPI与PPI“剪刀差”继续扩大,企业利润空间继续受到挤压,将会有更多企业停产减产,形成下滑趋势的风险逐步增大。世华财讯分析师表示,通过下调企业资金周转中必需的中短期贷款利率,可以减轻工商业企业的资金成本压力,改善利润空间,对企业成长将会有积极作用。
不同于全面下调存贷款利率,下调贷款利率对通胀的影响基本为中性。在目前工商业企业信贷总量受到信贷额度控制的情况下,贷款利率的下调显然难以产生刺激信贷扩张的作用,也就不会因刺激总需求而导致通胀压力的增大。
影响甚微
尽管目前市场对住房的刚性需求仍然存在,而且贷款利率的下降有利于地产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也有利于购房者减少成本。但就房地产市场而言,有专家认为,这样的利好不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多大的影响。主要原因在于,这一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因此也可能不会对房市有明显的提振作用。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降低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对于国内“入冬”的房地产市场而言影响甚微。“除非在松动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同时放松之前针对房市所出台的一系列控制政策,才会对国内房地产市场产生较明显的正面影响。”
算笔房贷账
50万元10年期每月少还24元
对于购房者来说,此次下调的幅度并不大,五年以上贷款调后利率为7.74%,下调幅度仅为0.09%。
以一位购房者贷款50万元、通过等额本息的方式分10年还款举例。按下调前五年期以上贷款利率7.83%计算,他每月还款6021.56元,共计应付利息222587.09元,总还款额为722587.09元。
而按照下调后的利率7.74%计算,每月还款5997.91元,共计应付利息219748.72元,总还款额为719748.72元。实际每月较下调前仅少支付23.59元的利息款,10年仅减少利息支出2838.37元,还不够一个月的还款额。
可以说,这样的利率微调对购房者的购房意愿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