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委命"洋"楼复真名 开发商成风箱老鼠进退两难

2008-07-21 19:26    作者:赵洁   来源:  

    威尼斯水城、英伦・爱丁堡、玛斯兰德、阿尔卡迪亚、雷丁TOWN、托乐嘉街区、大地・伊丽雅特湾、奥斯博恩庄园……摊开南京楼盘地图,随处可见的洋名小区,让人不知身处何方。

    在南京的房价疯狂上涨的时代,这些吸引眼球的“洋名”,成了开发商的摇钱树。但是,随着7月1日《南京地名管理条例》的实施,这些昔日风光无限的“洋名”,又给开发商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烦恼:如果不按照法律法规给小区恢复真名,将面临最高两万元罚款及整改;如果按照法律法规给小区恢复真名,则要承担虚假广告、无形资产受损以及业主索赔的法律风险。

    七一已过,洋名楼盘仍无动静

    在楼市价格至今依然坚挺的南京江宁,流传着一个已经无法考证的经典故事。故事说的是一个老太太,住进了一个叫欧洲・卡迪亚的洋名小区。对于这个洋名,老太太仅熟记了“欧洲”二字,对后面的三个字她怎么也记不住。有一次,她打车回家,当驾驶员问她去哪里的时候,她脱口而出“去欧洲”!驾驶员二话没说就把老太太当神经病送到了派出所。

    虽然这个故事被很多新区的业主当成了笑料,但足以看出洋地名给人们带来的尴尬。从7月1日至今,《南京地名管理条例》已实施20多天了,曾经泛滥的洋名楼盘仍旧我行我素,未见改变。

    记者打开南京市楼盘地图,随便选了玛斯兰德、托乐嘉街区、拉德芳斯等几家洋名楼盘的售楼电话,响在耳边的仍旧是洋名楼盘的语音介绍,“不可能吧,谁说楼盘不允许用洋名,反正我们到现在还不知道!”电话那头,售楼处的小姐这样说。

    在位于六合区大厂经五路的一处楼盘,“阿尔卡迪亚”几个醒目的大字老远就能看到,从广告牌的成色来看,显然是刚挂上去不久。同样在高新开发区,写着“蒙塔卡利”四个字的大招牌矗立在一个新建小区里。

    接着记者先后来到浦口区江边的“威尼斯水城”、盐仓桥附近的“中海・凯旋门”、应天西路的“香缇丽舍”、纬九路旁边的“拉德芳斯”和江宁开发区的“玛斯兰德”,没有一家开发商依照新规定对楼盘的洋名进行整改。而记者按照《南京地名管理条例》查明,“拉德芳斯”的真名应该是“梧桐花园”、“玛斯兰德”真名是“美仕别墅”。

    开发商说,用洋名就是为促销

    这项地方法规已经实施,开发商为何有令不行?

    “‘蒙塔卡利’这个名称,是我们公司在开发这个楼盘前,就通过了南京市地名委的批准!”万和置业有限公司策划部沈经理这样解释,可以肯定地说,现在是合法的地名。

    但对于“蒙塔卡利”是什么意思,沈经理却没有解释。他说,当初取这个名字,是公司领导定的,现在我们没有必要去了解它是什么意思,关键是这个名字能把买房子的人吸引过来,就算达到了应有的价值。

    同样想用洋名来吸引买房人眼球的南京栖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对于使用洋名,没有万和置业有限公司那样有底气。他们虽然同样给栖霞区东至学子路、南达灵山北路的一处楼盘取了个让人费解的洋名“英伦・爱丁堡”,并做了大量的宣传。当记者来到该公司售楼处询问,这个洋名是不是经南京地名委批准时,工作人员闪烁其辞,不愿正面回答,只是说自己公司的楼盘建筑采用欧洲风格,将来要打造一个像伦敦一样的高档社区,“‘英伦・爱丁堡’这个名字就是高档小区的象征。”

    记者随即拨通了该公司办公室电话,追问该洋名是否合法,一名自称是营销部陈经理的人在电话里直接说,现在洋名不好审批,需要等待机会。但是楼盘有了个洋名,感觉上就上了档次,有利于促销。“英伦・爱丁堡”是公司决定的名称,将来还是有机会正式使用。

    然而,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英伦・爱丁堡”的真实名字应该是都铎郡。“既然‘英伦・爱丁堡’不是合法的楼盘名称,你们开始借这个洋名宣传,是不是有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之嫌?难道你们不担心将来遭到业主索赔?”对于记者的质疑,陈经理未做回答就挂断了电话。

    在采访中,一些开发商毫不隐瞒地告诉记者,为了给楼盘取个洋名并大肆宣传,他们在人力物力上都投入了很多,很多买房人是冲着这个洋名来的,如果现在就弃之不用,除了巨额广告损失,还连带很多其他问题。现在他们是能扛就扛,不能扛再见机行事。

    地名委称,楼盘洋名格杀勿论

    “不管开发商有什么理由,只要是洋地名、洋名楼盘和洋名小区,都将格杀勿论!”对于目前泛滥成灾的洋名楼盘,南京市地名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了这番狠话,这足以证明南京市清理洋地名的决心。

    据地名委的负责人介绍,根据《南京市地名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楼盘的命名必须是一个专名和一个通名组成,如凤凰花园、湖南路小区等。禁止专名和通名使用外语字母和翻译过来的汉字组合,如圣马丽都和雷丁TOWN等。对擅自对居民住宅区命名、更名的,由地名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并进行强制整改。

    “当然,由于南京的洋名楼盘形成多年,期间也没有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因此,《南京市地名管理条例》实施后,有关部门也将从人性化的执法角度出发,首先向这些违规单位进行宣传,并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里进行整改。”地名委有关负责人进一步向记者解释,如果在规定的时间里,违规单位仍旧不改,地名管理部门将会同公安、工商等执法部门,对其进行强制管理。

    同时该负责人也提醒买房者,不要被开发商的洋名糊弄,买房时一定要看清楼盘的真实姓名,以免将来在落户、交易等方面带来麻烦和损失。

    业主不满,要状告开发商欺诈

    采访中很多市民认为,洋名小区难记,而且容易让人误解,所以都非常支持洋名小区恢复正常名称。但是一些房产投资者对此却紧张起来。

    一名在江宁某楼盘拥有12套住房的周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出了他的担忧,他说,他们投资房产和开发商的经营策略是一样的,一个好听的名称就是一个卖点,如果房子在没有出售前就被改了名,这无形中就造成了一笔不小的损失。

    周先生自称是冲着洋名投资该楼盘的,对于这个不合法的楼盘名称他一开始就知道,因此出现目前要更名的情况,他也只能无条件接受。但是对于投资江宁开发区将军大道附近两个洋名楼盘的胡先生来说,有可能要和开发商对簿公堂了。他说,当初他投资这两个房产时,就是想通过这个洋名来提高房价,没有想到这些“洋名”是开发商为了促销擅自给楼盘取的“艺名”,当时开发商没有尽到告知的义务,就和业主签了购房协议。现在他觉得被骗了。如果要改名,开发商必须要承担广告欺诈和无形资产受损的法律后果。

    律师说法,业主可以法律维权

    记者了解到,有很多投资型业主的想法和胡先生相同。而他们的这种情况,是否能得到法律的支持?就此,记者采访了江苏众盛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杨永华。杨律师认为,开发商用没有经过地名委批准的洋名,夸大楼盘的宣传,事实上就是一种广告欺诈,业主完全有理由通过法律手段向开发商讨说法。业主在进行法律维权前,要收集开发商涉嫌广告欺诈的证据,比如与实际楼盘名称不符的宣传资料,包括广告彩页和影视资料,证据越多,维权的成功率就越高。

    但是,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法律专家说,针对业主购买的洋名楼盘要改名一事,维权胜败关键是要看他们的购房合同。如果合同上明确了楼盘的本名和艺名,开发商将不承担责任。如果合同上定的楼盘名称是洋名,而开发商刻意隐瞒了楼盘的真名,那么开发商就要承担相应责任,能否对无形资产造成损失,需要根据多方面因素来判断,如果情况特殊,给业主造成了重大损失,开发商必须承担经济损失。

admin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