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挤压泡沫 楼市正在理性回归

2008-07-07 23:06    作者:杨凯   来源:  

开发商频掀“折扣大战”,而市场观望气氛仍浓重。“十字路口”的楼市,到底是理性回归,还是欲扬先抑?
    楼市价格松动迹象已现端倪。北京等城市虽属高位微调,但深圳一则“半年新房缩水40万元”的新闻,已击中炒房者的痛处。开发商频掀“折扣大战”,而市场观望气氛仍浓重。“十字路口”的楼市,到底是理性回归,还是欲扬先抑?

    价滞量缩“只涨不跌”神话终结

    进入2008年,曾经一路高歌猛进的房价涨幅开始趋缓进而回落,而“价滞量缩”成为当前楼市的“标准样式”,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高位调整期。

    涨幅稳步回落:继多个月份出现涨幅回落之后,今年5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的环比涨幅又分别回落0.6和1.5个百分点。销售面积下滑:今年1月至5月,40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房、二手房累计成交面积同比分别下降24.9%、20.9%。促销手段花样翻新:目前北京在售楼盘中有七成多项目在打折销售,送家电、送轿车、送户口等等。土地拍卖频现“流产”:去年底开始,土地交易市场遭遇寒潮,全国出现了数十宗土地流拍。银行出招揽生意:楼市成交趋淡,导致银行房贷增速持续下滑,一些银行开始下调固定房贷利率。

    种种迹象表明,“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开始终结,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理性回归。

    挤压泡沫 供需矛盾得到缓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分析,2004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控的累积效应,特别是2007年对土地的调控政策和第二套住房房贷政策效应明显显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预期。宏观调控打击了炒作,供需矛盾缓解,整个楼市开始变得理性。

    此外,还有市场内部结构调整的原因。2007年70个大中城市房价比上年上涨7.6%,部分城市甚至达到40%至50%的涨幅。任兴洲说:“房价持续大幅上涨,超过了购房者的承受能力,供需矛盾越发突出,目前价格涨幅出现回落也是市场调整之必然。”

    理性回归 大起大落伤害消费者

    一些专家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成交量低迷,正是市场步入积极调整状态的信号;夸大调整的危害,鼓吹房地产“救市”则是非常危险的。

    任何一个市场都存在波动周期。越是房地产市场成熟的经济体,周期内价格波动越平缓。而越是新兴房地产市场的经济体,房价波动周期时间越短,价格波动越剧烈。

    soho中国总裁潘石屹表示,当前开发商确实遇到不少困境,但也恰恰表明房地产市场需要进入自我调整和修复阶段,从过热向理性回归。第一季度经济运行依然向好,为房地产市场走向理性回归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不过,国内外一系列冲击也给中国楼市回归理性带来挑战。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说:“中国住房市场要经历一个相当的调整期,去消化前两年形成的价格泡沫,使之回归与经济基本面及居民家庭支付能力基本协调的水平。”

    严防楼市大起大落成为各方的共识。对于楼市泡沫,要一点点挤出。合生创展公司总裁陈长缨说:“房价的暴涨暴跌,对消费者、对行业、企业来说都是一种很大的伤害。”专家建议通过不断释放调控信号来干预市场预期,增加中低价位房的供给,以舒缓供求关系;同时,收紧房贷,让银行缓释风险。新华社记者陈芳杜宇朱立毅

    潘石屹再次放言:

    “百日剧变”已发生

    情况比预计还坏

    “从今天来看,这些导致房地产行业资金链条紧张的因素并没有消失,强度反而在增加。房地产行业资金的压力比三个月前想象的还要大。”

    3月21日,一向爱说话的潘石屹大胆作出地产公司将发生“百日剧变”的预言,称房地产行业将在未来100天内发生“剧变”。如今离他发表言论过去100天有余,潘石屹3日回应网友提问时表示,其预言的“剧变”已经发生。除了其早前预言的行业整合加剧之外,还出现了退地、拖欠土地款等形势,显示出目前房地产业环境比其估计的还要坏。

    潘石屹称,100天前其考虑变化的主要表现方式是:“以收购、兼并和与别人寻求合作的方式表现出来。但现在我们看到还有一些方式,如‘退地’、‘拖欠政府的土地款’等。无论是哪种方式都说明房地产行业资金的压力是巨大的,而且比三个月前我们做这种预测时想象的压力还要大。”

    不过对于未来走势,潘石屹明显老实了许多。他说,未来房地产市场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潘石屹表示,房地产市场和大的经济形势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现在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环境都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如油价、股市、银行利率、通胀等,这些因素最终都会影响到房地产市场。

admin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