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类公司轻视责任 渔利灾区或无可能

2008-05-21 18:26    作者:杨凯   来源:  

考虑到灾后重建的社会公益性质,短期内地产项目可能不会以盈利目的为主,在这个危急关头,地产公司应该表现出它们的社会责任。
    几日来,大盘连续窄幅调整,但灾后重建板块却异军突起,地产类上市公司参与灾后重建也被市场寄予厚望。

    “灾后重建将主要以当地房地产开发商为主。”一位市场人士认为,渝开发(000514)(000514.SZ)连续两个交易日以涨停报收,可见市场对此有强烈的预期。

    另一方面,据记者了解,包括川渝本地在内的多数房地产类上市公司都表示,现在还没有参与灾后重建的具体计划。

    不过,齐鲁证券分析师涂力磊认为,考虑到灾后重建的社会公益性质,短期内地产项目可能不会以盈利目的为主,在这个危急关头,地产公司应该表现出它们的社会责任。

    光大证券认为,四川大地震后,以四川为基地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受到最直接的影响,如*ST高新(000628.SZ)、绵世股份(000609)(000609.SZ)、渝开发等。

    5月14日以来,渝开发的涨幅已经达到39.90%。

    “目前公司还没有考虑到参与灾后重建的事情,地震灾害发生在四川,而公司在重庆。”渝开发的一位负责人士对记者表示。

    而绵世股份董秘张成则对记者表示,“四川地震来得比较突然,现在公司还没有具体的计划来参与灾后重建。地震发生后,公司在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此后还追加了一次。”

    对于全国性的地产公司来说,参与灾后重建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

    万科A(000002.SZ)的相关负责人士对记者表示,万科的项目主要在全国的一级城市和二级城市开展,地震发生地区并不在万科的开发范围之内。

    “考虑到灾后重建的社会公益性质,短期内,灾区地产项目的开发不会以盈利目的为主,不会有暴利空间,不过10%到15%左右的微利倒是有可能的。”涂力磊认为。

    一位地产行业资深人士认为,此次灾后重建很可能以当地地产开发商为主,其他地方的地产开发商可能也会分到一部分,但不会很大。

    也有部分业内人士认为,灾后需要迅速重建,这就决定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只由本地公司来完成的话,恐怕在时间上难以保证。

    “灾后重建可能不会马上展开,灾区还要规划选址、地质勘探等工作要做,这需要一段时间来完成。”涂力磊认为。

    此外,记者获悉,有关部门已经下达命令:抓紧组织生产、调运、安装一批活动板房和简易房,重点解决临时课堂、卫生院和安置群众的用房。活动板房和简易房的建设要统一规划,合理选址,尽量集中。

    “这些活动简易房可以短期内解决灾后一大部分人的居住问题,而且可以使用很长一段时间。这也可能使灾后的地产项目重建的时间压力得到缓解。”涂力磊称。

    另一方面,“地产类上市公司在灾难发生后的捐款数额遭到社会的质疑,在舆论压力的影响下,这将很可能影响政府的决策。”一位市场人士认为,地产类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没有尽到,凭什么在灾后重建过程中让你获得暴利呢?所以,灾后重建的参与者很可能是灾区当地的一些不知名的企业,这样,舆论压力可能会小很多。

    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万科。公开资料显示,2006年,万科销售额排名内地地产行业第一,超过523亿元,净利超过48亿元,但此次捐款却仅有200万元。另外,据有关媒体统计,截至5月19日,约4.6亿元的地产行业捐款总额,在所有行业的现金捐款中排行倒数第二。地产公司的吝啬遭到了网友的口诛笔伐。

    地震发生后,川渝地区的地产上市公司和在当地有项目的地产类上市公司纷纷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并未受到地产灾害的过多影响。

    “公司在成都的地产项目主要是一级开发,即以整理土地为主,没有受到过多影响。”张成表示。

    渝开发和*ST高新也分别在本月14日和15日公告称,本次地震对公司生产经营未造成影响。

    涂力磊认为,在房地产方面最主要的影响可能是由于担心余震影响,减小购房热情,从而使成交量有所下降。此外,对于投资型购房者而言,有可能因为该事件而减少购房需求。因此,其认为四川、重庆地区房地产销售有可能在本季度受到影响。

    光大证券称,而A股全国性上市公司中,主要是万科受到影响,其在成都有5个在售项目,目前已处于暂停施工状态,公司今年在该区域的销售计划预计难以完成,由于万科目前项目储备重点区域位于上海、珠三角、环渤海,成都市场销售受阻对公司全年销售的影响应在5%以下。

admin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