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该批吗 万科做公益还是在抢市场?

2008-05-21 18:12    作者:杨凯   来源:  

王石主导的万科集团捐助300万元是真实意志的表现,社会对此应该平静接受,但同时也应该以对尽力从事慈善事业的人的尊重,表达对生命与伴随生命而来的各种人生权力的尊重。
    四川大地震所展示出人性光辉令人动容,财富因助燃生命而更显珍贵。

    以至于经济界的人士发出了“这是一个最大灾难面前的最大牛市的起点”,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将突飞猛进,而是这场自唐山地震之后最大的灾难突显出人性、透明、团结等种种普世价值的光辉,让人在无数次感动中,看到了这个艰难前行的国家的希望。

    据中国民政部统计,截至19日13时,全国共接收海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108.34亿元。

    各媒体发表捐赠排行榜,其中隐含的道德压力,开始使某些人、某些机构出现反弹。这使每个人开始反思,财富的真实含义,在灾难面前财富意味着什么?不同的财富观因这场巨大的灾难产生显而易见的分歧。

    首先应该肯定,以捐赠多少作为道德的衡量标准毫无价值,个人经济能力、生活水准不同,捐款数额自然高低不等。但只要在个人经济能力承受范围内尽力而为,就是善款之本意。在此还应该提醒一声,所有缺乏生存能力的老人、儿童、残障人士,都不应该成捐款队伍的组成部分,善心既不是现金攀比赛,也不应成为强制权力对于弱势群体糊口钱的盘剥。这同样体现救灾人性,体现感恩与慈悲之大道。

    面对灾难,人们或者一掷千金,或者略尽绵薄。此次个人捐款排行榜中,个人捐款郭台铭捐款6000万元,邵逸夫捐款1亿港币,成龙杨受成慈善基金捐款1000万元,捐款数额之高自然让人感受到慈爱的力量,但那些倾其所有拿出毕生数万元积蓄捐献给灾区的普通民众,慈爱之心不遑多让,值得人们深深鞠躬致谢。因为面对灾难,第一个财富关键词是尽力。

    正因为善心与尽力密切相关,人们对于王石在善心激荡的敏感时刻发出捐款不应成为负担的说法提出深刻的质疑。万科集团总部在地震当天向灾区人民捐款人民币200万元,不少网友认为这与万科去年净利48亿元人民币不相称,王石以“不要(让)慈善成为负担”回应。面对这场摧毁了2万人以上生命的自然灾害,面对碧桂园、世茂集团个人公司1000万元以上的捐款,王石的答辩苍白无力,违背了善款是积涓涓财富尽力救难的本意。

    灾难面前的财富观第二个关键词是真实。捐款完全是个人的真实意志的体现,资助谁,资助多少,必须是个人自由意志的真实体现。正因为如此,捐款行为与法律关系不大,而与个人价值观关系甚大。比尔盖茨夫妇拿出自己54%的资产成立比尔盖茨基金会,决定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95%的财产捐给社会,将在微软的工作重心逐渐过渡到基金会的管理上,而巴菲特把几乎所有的钱都捐了出来。对财富的态度,显然体现出个人对生存价值这一终极命题的理解。王石主导的万科集团捐助300万元是真实意志的表现,社会对此应该平静接受,但同时也应该以对尽力从事慈善事业的人的尊重,表达对生命与伴随生命而来的各种人生权力的尊重。

    我国的特殊情况还在于,对于众多的大型国企慈善捐款行为如何界定?是否体现了企业的真实财富与企业的真实文化?

    此次地震建设银行捐款5104万元,国开行1000万元,农业银行1500万元,中国石油2300万元加10万吨成品油,人们担心这些济急善款是否意味着政府重复左口袋进右口袋出的行为?尤其是中国农业银行、中国石油等公司,前者尚未完成股改,据估计其股改财务成本将达到8000亿元人民币以上,目前捐出1500万,日后从政府与股民手中拿走数千亿,这种捐款显然是财政划拨的背书。而中国石油目前生存维艰,政府不得不对中石油、中石化进行救助,从4月起对两大石油公司采取成品油和原油进口环节增值税先征后返,从4月1日起,中央财政将对进口原油加工所形成的亏损进行补助,同时政府正研究提高特别收益金的起征点,如由目前的40美元提高至60美元,或把征收税率由20%-40%降到10%-20%水平。因此,这些享受政府补贴的国企的捐款活动与其说是企业的慈善行为,不如说是公共财政的转移行为。这种善款显然不是企业财富与企业文化的真实体现。

    善款需要专业使用与透明的监管,高效使用善款是对财富的最大尊重。美国的慈善法律与退税制度,与强有力的民间团体,搭起比尔盖茨等慈善大厦。我国在这方面有很多事要做,民政部承诺公开此次震灾每笔善款用途,建立严格的审计制度,这是一个进步,但还不够。我国的善款使用效率低于国际平均水准,通过有效的途径,建立善款退税制度,允许媒体跟踪善款使用情况,将使资金使用效率提高一倍以上。

    如果有关方面能够放开民间团体与媒体监督,人性光辉得到制度保障,就会赢得越来越多的人的信任。此次大震灾由善款、由灾难财富观所体现出的人性光辉,将能传之久远,造福后人。

admin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