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优先支持 房企贷款按最高限制执行

2008-04-16 19:24    作者:杨凯   来源:  

目前无论是对于政策面还是市场面,投资者和房地产业界都正在经受痛苦抉择。

“目前对房企放款的审核是非常严格的,而第二套房贷的‘擦边球’也不那么好打了。”中国 建设银行信贷人士的表态多少佐证了市场对房地产企业前景的担忧。与此同时,目前央行上海分行针对房企资金链的一纸问卷调查更让市场神经紧绷。

昨天,沪深两市地产股昨日大面积跌停,已降价销售回笼资金的万科(000002)亦未能幸免。对于紧缩调控下的房企前景,业内人士莫衷一是。

“非优先支持行业”

“建设银行等几家国有大型银行一直按照规定严格放贷,倒是一些商业银行经常通过各种途径在二套房问题上打擦边球。”建设银行信贷人士向早报记者透露,监管层为此几度重申相关政策,擦边球已经不再那么好打,“我感觉,从紧是非常明显的。”

“4月份的贷款计划指标少得可怜,而且要提前两个月上报上级行。房地产已经被列入了非优先支持行业。”同样供职于一家大型银行的信贷经理从另一方面佐证了房企面临的紧缩困境。

之前,市场传言二套房购房贷款政策将现松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成交情况亦同步出现好转。受此影响,相关房地产股票纷纷出现反弹走势。

但不久即有消息称,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月初在内部会议上重申,贷款结清后再次购房不能算第一套房,银行据此放贷属于违规。

与此同时,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房屋买卖成交回暖的数据也遭到了市场质疑。更让人担忧的是,央行上海分行月初下发了《关于协助调查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情况的通知》,要求相关银行对上海市房企资金金情况进行抽样调查,以便跟踪房地产信贷政策效应,掌握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情况。

“月初以来,关于房企的负面新闻就接踵而来,而上述消息的曝光则成为地产股集体下跌的导火索。” 宏源证券房地产行业分析师杨国华这样描述地产股昨天的走势。

当天,沪深两市盘中交易的53只房地产类个股收盘无一上涨, 招商地产(000024)、 保利地产(600048)、金融街(000402)和万科等蓝筹股更是出人意料地全部跌停。

国都证券房地产行业分析师邹文军直呼“看不懂”。在他看来,目前并无调控政策出台,房企处境不佳也并非“新闻”,相关股票如此崩跌委实蹊跷。

复苏尚不明朗

国泰君安3月底的一份研究报告也许能解答邹文军的问题。国泰君安当时认为,楼市成交量回暖和房贷政策放松与否决定了地产股未来投资机会的大小。而现在的问题是,一度出现的种种房地产市场回暖迹象似乎只是昙花一现。

“现在房企贷款必须‘四证齐全’。” 工商银行信贷人士昨天向早报记者透露,针对房企贷款,目前各行都已按照政策规定的最高限制执行。

而在政策之外,伟业控股公司副总经理张剑透露的情况则是,“四证齐全还是拿不到贷款,整个一季度都在补去年第四季度的欠账,预期能放的贷款也放不出来”。

上述信息无疑与之前地产股反弹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利好传言相去甚远。与此同时,另一个反差是,就在 上证指数达到本次反弹高点的当天(4月8日),大资金对地产股的抛售也同步开始。以 中华企业(600675)为例,在4月8日至14日的5个交易日里,只有1天出现了一笔50万股以上的大单买入,其余四天都呈现出大单单向卖出。

对此,瑞士银行昨天的表态是,地产市场的人气正在改善,而复苏的时间和程度尚不明朗。目前需要良好的信贷环境以及开发商定价合理。

新调控争论

“不论是否调控,目前的楼市销售数据都显示房企前景不甚乐观。”邹文军的分析折射了投资机构对于房地产股的谨慎态度。让他忧心的是,目前住房自住需求并不“坚挺”,而投资性住房则面临宏观调控。

此时,央行上海分行的问卷调查恰恰成为市场忧虑情绪的宣泄口。

“如果在现有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出台调控政策,将对房企形成很大打击。”与部分市场人士据此判断监管层将再度出手“紧缩”投资性需求不同,杨国华认为,面对不甚明朗楼市与房企前景,谁都不敢冒这个风险,其中也包括监管层。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的观点是,央行上海分行的问卷调查既是为了调查是否存在进一步调控的空间,也是为了摸清房企资金状况,防止过分调控。目前,无论是官方贷款利率还是民间融资成本均已较高,房企面临的压力非常大,监管层不会轻易出台调控政策。

显然,目前无论是对于政策面还是市场面,投资者和房地产业界都正在经受痛苦抉择。

不过亦有业内人士对上述悲观言论不以为然。一家银行的房企贷款业务负责人对早报记者表示,“现在接触到的企业没有什么问题,调控前景也不那么糟糕”,目前妄下断言可能为时过早。

admin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