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让百姓望房却步 住房保障任重道远

2008-03-19 18:50    作者:杨凯   来源:  

人们对高房价怨声载道,是因为现有的住房体系,让买房成为大多数人唯一的选择。买不起房,老百姓就只能冀望政府“管住”房价。

    “房”是一个绝对敏感词。如果舆论有关高房价的种种批评尚显抽象的话,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www.cyol.net)和口碑网(www.koubei.com)联合推出的“08 中国住房民生百人脸谱”,则让人看到一个个鲜活真实的百姓住房故事。

    “住有所居”是民众的朴素愿望,而房价的高涨,又让人“望房却步”。两会上,诸多代表委员献计献策,希望能将房价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人们对高房价怨声载道,是因为现有的住房体系,让买房成为大多数人唯一的选择。买不起房,老百姓就只能冀望政府“管住”房价。

    过去10年里,政府推行的住房制度改革,就是从住房供给的大包大揽中退出来,把房子交给市场;如果10年后,政府再次出面,以行政手段强行控制房价,苦心经营多年的“市场”会惨遭伤害。问题并不出在“市场化”本身,而在政府的角色错位。一方面,政府没有完全从市场中退出,权钱交易、利益勾结等“合谋”行为依然存在;另一方面,没能真正担负起“保障”的职责。任何市场和任何调控,都不可能保证人人买得起房,良好合理的住房保障体系,要比单纯控制房价管用。

    如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者蔡继明所言,政府在调控房地产时,要采取两种不同的政策:对中低收入阶层,应该大量提供廉租房和经适房;高收入者,有能力也有需求购买多套房或别墅的人,则实行高首付、高税收、高门槛,这样既满足了住房消费的二元体系,也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从相关政策导向中,我们也看到政府正在加大住房保障的力度,但就现状而言,其应承担的重任远未完成。

    两会前,北京的“两限房”申购条件向社会公示。除了“僧多粥少”之外,位置、申购及上市交易的苛刻条件,也给人“馅饼”变“鸡肋”之感。同一时间,广州的限价房也爆出负面新闻――个别项目掺杂高档房、自建房,因不具备价格优势遭“弃购”。

    “现在的限价房对于难以承担房价的中低收入群体,价格仍然高昂,实际吸引的是相当一部分原来想购买纯商品房的人群,这样既不利于解决中低收入人群居住问题,客观上也压制了房地产产业健康发展”――广州市人大代表卢锦南的批评不无道理。作为最早实践“两限房”的两个城市,京穗的尴尬,无疑击中了现有住房保障体系的软肋。

    数量不足、保障对象不明确、分配和管理有漏洞,是当下保障性住房的共同缺陷。

    建设资金上,政府的投入明显不足。比如,尽管今年用于廉租房的资金比去年多了17亿元,但重点在西部地区,大城市和东部地区主要靠地方政府来解决,这部分资金应占GDP多少,建设部并无强制规定。全国在保障性住房上需要投入多少,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如何分担,也都没有明确说法。

    最根本的,到底多少人需要保障性住房,恐怕都没有一个经过认真调研的权威数字。“那政府关于每年建多少平方米经廉房的数字是如何计算的?我咨询过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士,他跟我说,其实就是一个拍脑袋想出来的数字。而这个数字,表态的意义要大于现实效果”。

    “开着奔驰买经适房”、“开发商决定分配”、“保障房变成权力部门的福利房”等备受诟病的问题,显现了保障性住房在分配管理方面的问题。早有评论指出:如果具体操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解决,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说,限价房就只是一个“画饼”而已。在权力缺乏制约、腐败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谁能保证限价房不成为权势者的饕餮盛宴?

    解决百姓住房难题,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舆论种种批评的背后,是百姓对住房保障体系的厚望。“08中国住房民生百人脸谱”还在征集中,透过它,我们会看到更多百姓在住房上的酸甜苦辣,看到更多来自草根民意的真实汇集和表达。这些艰辛将和政府的努力一起见证住房保障的任重道远。

    跟评

    李万友:

    房价居高不下,是民众的不幸,也是国家领导人心头的痛。一边是民众怨声四起,政府出面调控,一边却是房价涨幅依旧。显然,房价问题是个难以治愈的顽疾。如何开好处方?首先,当务之急是要彻底铲除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腐败行为,严惩违规的开发商和官员,把房地产市场引上正轨。其次,目前还应采取市场与行政干预、调控相结合的办法,尽可能把房价压下来。具体而言就是,对有能力解决住房问题的高收入群体,政府应该撒手不管,交给市场去解决,而把主要精力和财力花在中低收入群体身上,比如多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如此一来,既可以稳定房地产和金融市场,也可以缓解住房难问题。

    宝钢:

    去年中青报曾有调查:让房价“发烧”的,不是成本,而是暴利。随着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剧增,楼市很明显仍是卖方市场,“楼市热”可谓方兴未艾。房价跳水只是梦想,回归至房客的心理价位也很困难。所以住有所居,不只是需要政府的资金补贴,更需要政策的强力干预。说到底,作为最大的民生问题,楼市政府得管,还要强力地管,不能只放在市场上看其潮起待其潮落。

    白峰:

    住房保障一口想吃个胖子,想通过多建住房一下子解决住房问题是不现实的,更是脱离实际的。住房保障既有住房需求问题,更有住房保障机制问题,两个问题都在增加,可住房需求的增加远远超过了我们住房建设保障机制的建设,而不是住房建设的增加。其实机制不解决,房子会越盖越多,可需要的人还是越来越多,有房人也需要,没房的人也需要,有房人占房,没房人想房,这样房子盖得再多,可需求是解决不了的,所以说,住房保障的路任重道远。只能通过循序渐进式地解决。

    东方河:

    房地产商多些责任,多些良心,那么住房问题也会逐步解决。

    小题大做:

    把房地产推向市场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政府部门的住房政策改革,如果不能让大多数人居者有其屋,这房子不管是自己买的,还是廉租房,都是失败的。

    徐冰:

    住房保障任重道远,远就远在政府成长速度过慢。 (冯雪梅)

admin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