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高位微调 房产市场博弈中回归理性
2008-03-18 17:54 作者:杨凯 来源:
一方面是依然坚挺的房价,另一方面是大幅萎缩的成交量;一方面是纷至沓来的购房优惠,另一方面是环比微涨的统计数据。在今年的两会上,充满争议和变数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未来走向,以及逐步清晰的住房民生政策,再一次成为老百姓关注的主要话题。
多数接受采访的代表和委员们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中国经济的增长,房地产市场仍将维持景气;与此同时,随着住房民生政策的落实和信贷紧缩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矛盾将得到缓解;而房价也将在博弈中“回归理性”。
房价高位微调
业内认为,目前房价仅仅是高位微调,是否真的会进入下降通道还有待观察。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认为,房价过快上涨虽有客观因素,比如地价、建筑材料等基础材料的上涨,但不可否认,涨价仍有虚高的成分。他指出,调整房价主要还是应该依靠市场,而不是通过行政手段可以完全解决的,但行政指导的趋势和方向应当明确。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庄威表示,现在全国的房价已经慢慢理性回归,但这并不意味房价到了拐点或将会下跌。他认为,受国家调控政策的影响,一些城市的房价有小幅下降。但是,由于地价的持续性上扬,建材、钢材等价格的上浮,房价在几年内不可能大幅回落。
全国政协委员、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则表示,中央提出的目标是稳定房地产市场,防止房价过快增长。他认为,房价降下来不符合房地产企业的刚性成本。
在谈及目前部分城市的房价下调幅度较大时,业内专家都用“回归理性”来形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孔庆平介绍,去年8月之前的深圳房价确实有点过度和非理性,因此现在的下调是理性回归。但是他认为,房价下跌不是普遍现象,多数城市仍然在上涨。
调整供给结构
住房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抓紧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坚定不移地推进住房改革和建设,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业内专家指出,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逐步构建,将有效缓解目前房地产市场“供远小于求”的突出矛盾,因为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与富裕人群住房问题将不再纠缠在一起,很大一部分需求将不再通过商品房市场得到满足;同时,不同层次住房需求的厘清有助于引导住房供应的结构性调整。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经济学院房地产经济研究所所长郭松海认为,调整住房市场的供给结构,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也是必要的。使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中低价位住房比重达到70%以上,可达到平抑房价的目的。
对于廉租房,部分业内专家认为目前的财政投入仍然不足。全国政协委员、世茂房地产主席许荣茂表示,发展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建设资金的缺乏,所以,政府尽快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企业及民间资金参与其中。此外廉租房的建造标准也应该尽早制定。
根据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地的经验,政府公共住房建设逐渐引入民营企业及民间资金参与是一种普遍趋势,这有利于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而且通过有效的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金还可以保障廉租房建设的长效性。
对于住房保障的具体方式,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社科院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张泓铭建议,住房保障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其中的货币化补贴方式是世界各国住房保障长期的发展方向。政府对于建造、购买或租赁住房的居民,实施或明或暗的货币补贴,包括房租补贴、购建房低息贷款、购建房贷款担保和贷款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等。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