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短缺责任究竟在谁:政府还是开发商?

2008-02-05 21:43    作者:杨凯   来源:  

从北师大报告披露的情况看,原来政府的土地储备中心本身也有大量囤积土地的行为,若干主要城市已连续三年未能完成预定的供地计划,已成为导致当地楼价快速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此一来,政企双方都要各打五十大板了。

  “囤地”,无疑是2007年点击率最高的房地产“术语”之一。

  一份最新的研究报告称,迄今为止全国范围内囤积在开发商手里的土地,总量多达10亿平方米。这份由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推出的《中国房地产土地囤积及资金沉淀评估报告》指出,截至去年底,沉淀在土地上的资金估计约2.4万亿元,每年“囤地”所需承受的资金成本约2000亿元。

  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也继国土资源部之后,公开建议应取消涉嫌“囤地”的开发商参与新一轮土地竞拍的资格,以遏制愈演愈烈的地价、房价涨风。

  而就在上述报告发布前夕,由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制定的《土地储备管理办法》正式出台,这是中国第一部有关土地储备的全国性法规。

  如此密集的针对土地储备(或曰囤地)问题的官方法规和表态,以及来自学术机构的警告,不断提醒着人们土地问题的严重性。

  实际上,是土地供应短缺还是大量已出让土地被囤积,是造成地价持续高涨的真正原因--换言之,究竟是地方政府还是开发商应该承担高地价真正“幕后推手”的责任--的话题,一直存在不少争议。从北师大报告披露的情况看,原来政府的土地储备中心本身也有大量囤积土地的行为,若干主要城市已连续三年未能完成预定的供地计划,已成为导致当地楼价快速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此一来,政企双方都要各打五十大板了。

  从理论上说,地方土地储备中心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根据市场实际需求,通过增加或减少某一段时间内的土地供应,以调节地价,并由此影响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尤其是楼价的涨落。这方面,香港政府(不论是特区政府还是回归前的港英政府)都有成熟的经验供内地借鉴。

  问题在于香港毕竟是个弹丸之地,政府的土地政策完全从属于整体经济管治要求,而内地情况却复杂得多。不管是何种原因造成市场上土地紧缺,令地价上升进而推高楼价,并形成两者互相扯动的局面,客观上说对期望“卖地生财”的各地政府而言,不完全是坏事。中央政府在过去一年多的强力调控中,一再强调楼价涨幅及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将与各地主管官员“乌纱帽”挂钩,便反映了中央与地方之间在此敏感事宜上的微妙博弈。

  从操作层面上看,各个城市土地储备中心整理的土地,相当一部分来自旧城拆迁改造,偏偏在土地开发利益分配及合理补偿等方面,政府房企“合谋”损害普通民众的现象比比皆是,于是拆迁之难、纠纷之多,已演变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以至于中央政府不得不多次指示“缓行”。

  另一方面,尽管得到新的土地储备法规的支持,但土地储备中心对所谓闲置土地(包括开发商的“囤地”)的处理和回收,同样是说易行难。因为不少被指涉嫌“囤地”的海内外知名房企,本来就是地方政府好不容易请来的“财神”,请神容易送神难,政企利益已经捆绑在一起,或者牵涉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不是说清理就能清理的。这大概也是各个城市土地供应计划连年不能完成的客观原因之一吧。如果因此指责土地储备中心有意“囤地”未免冤枉。

  还有一个尚未得到足够关注的现实是,由于各地持续不断的基建投资热潮(房地产开发自然也在其中),现在据说不少省会城市的建设用地指标均严重超标,有些地方甚至已透支了未来3到5年的用地指标。这个难题如何解决,对政府的规划管理智慧和实际调控能力,显然是一次更严峻的挑战。(谭洪安)

admin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