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户验房业主心里堵“合格房”验出毛病
2007-12-13 18:41 作者:杨凯 来源:
王先生的房间里水洇墙壁。
根据《济南市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自今年5月1日起,济南市新建住宅工程竣工时必须“分户验收”,即必须“一户一验”,质量不合格的房子不允许交付使用。从“抽检”到“一户一验”,是否果真如人们期待的那样再也不用担心买到“问题房”了?
本报济南12月12日讯 盼了两年,好不容易盼到了新房交付的那一天,可济南市民王先生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40多万元买来的新房,还没正式入住毛病就一大堆。找到开发商要求维修,又迟迟得不到明确答复。“还以为分户验房以后,老百姓就不用再担心房子质量问题了,可事实上呢?‘合格房’验出一大堆毛病不说,维修请求到现在也没有下文。”王先生叹着气说。
记者了解到,前不久,王先生盼了两年的期房终于竣工,交付房款后,王先生拿到了房门钥匙。11月29日,王先生前去验收新房,令他意外的是,经他请来的验房师检验,从瓷砖到厨具,从卫生间到大门,大大小小的质量问题竟达数十个。
在王先生拿出的《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记录》上,记者看到,该项目的建设、施工、监理、物业公司四个公章齐全。根据《济南市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住宅工程竣工验收前,须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按照国家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对每一户及单位工程公共部位质量进行专门验收”,“分户验收合格后,必须按户出具由建设、施工、监理单位有关负责人签署的《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记录》,并将其置于户内醒目位置”,王先生的房子的确已经通过了“分户验收”,属于合格产品。
然而,在王先生出具的验房照片上,却清楚地记录了验房当日发现的大量质量问题:卫生间瓷砖多处空鼓、裂缝,墙面渗水严重;防盗门开启困难,进门还得“用脚踹”;开发商原本承诺的“名牌厨具”也变成了“无名”产品……事实上,有些明显的质量问题根本无须借助任何工具,普通人用肉眼就可以辨别。
记者调查
分户验房为什么验不出毛病
分户验房政策实施半年多以来,缘何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真正杜绝“问题房屋”?记者了解到,根据《济南市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实行分户验房的主体是建设、施工、监理和物业公司,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只是对住宅工程分户质量验收情况进行监督抽查。
“分户验房,说穿了不过是种‘自测’行为,开发商既是运动员又是教练员,验收的真实性有效性很难得到保证。”中国验房师管理协会山东代表处主任李玉荣认为,实施分户验房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物业公司,在利益上都与建设单位――开发商一致,验收时自然很难保持中立。“要确保分户验房真正实现,首先应由第三方担任验房主体。”李玉荣表示。
山东省质量监督站有关负责人则认为,分户验房“程序繁琐,可操作性差”也是影响其实现的重要原因。据他介绍,一平方米房屋在进行分户验收时,需要提供的资料、表格就不下五六张。以此类推,一栋200多户的高层住宅楼,需要提供的资料、表格堆起来有十几米高。不仅如此,由于地面、墙壁、门窗等可能由多个施工单位配合完成,按规定,检验时各方都必须派工作人员到现场监督,操作起来也比较困难。“分户验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山东目前还停留在试行阶段。”该负责人表示。 (仲爱梅)
维修遭拖延业主无奈放弃维权
王先生告诉记者,12月2日,他便找到开发商为自己安排的客服经理,要求其根据验收结果尽快维修。然而,直到现在,不仅所有问题依然存在,与客服经理也失去了联系。
记者了解到,由于开发商故意拖延,很多业主的合理维修要求最后都不了了之。记者了解到,由于婚期将近,另一位业主刘先生已于日前主动放弃了要求维修的权利,进入入住前的装修环节。
开发商竟称:
出现不合格房子“很正常”
一个是工程建设、施工、监理、物业公司共同认可的《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记录》,另一个是业主亲自验收后拍摄的问题照片,二者之间缘何竟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差别?记者就此咨询了济南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负责人。对此,该负责人的解释是:一次检验成百上千套房子,不可能保证所有房子都完全合格。“1000套房子里出现三五套质量不太过关的很正常,只要不影响主体居住就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与王先生有同样遭遇的业主不在少数。与王先生购买了同一楼盘的四位业主,在集体验房时无一户没有质量问题,业主刘先生家中防水层多处不合格,漏水、渗水严重……被称为“民间验房师”的田双立有丰富的验房经验,根据他近期验房的经验,“分户验房政策实施之后,问题房并没有因此减少。”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