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囤地出实招 打击囤地各地在行动 

2007-11-28 18:00    作者:杨凯   来源:  

北京8宗未按期上市地块被亮红牌;广州首次曝光开发商囤地行为;深圳收回闲置土地87万平方米

  人民网北京11月27日电 (记者王建新) 北京日前撤销了8宗项目用地直接入市交易资格。这些被亮红牌的项目用地将全部纳入土地一级开发或收购储备体系。
 
  这是北京市今年推出土地交易市场直接入市项目红黄牌制度后,首批被红牌撤销的项目。据介绍,北京市建立红黄牌制度旨在有效督促项目尽快上市交易,形成有效供给,同时杜绝企业为牟取更高利益而变相囤地的行为。

  据了解,首批被亮红牌的8宗土地,包括住宅用地和公建用地。这些土地多属于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地上拆迁、达到上市交易条件,或者规划意见书超过有效期。

  北京实施的土地交易市场直接入市项目红黄牌制度,是指对规划意见书已过期和审定地价已过期,但还没有达到“熟地”上市交易条件的项目用地,向申请人发放红牌,并撤销申请人的直接入市资格,同时报请政府撤销已审定的地价成果。

  本报广州11月27日电  (记者李刚)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日前首次曝光了3个延迟开工建设的项目,并发公函催促其在限期前动工开发建设,对逾期仍未动工者,国土房管局将依法收回地块。

  此次曝光的3个项目中两宗为广州市溢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地块,均位于海珠区广州大道南西侧,面积分别达到27579平方米和37118平方米;这两块地附近已有叠彩园、金穗雅园、逸景翠园等广州知名楼盘,是住宅“黄金地段”;另外一块为广州市深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黄埔区中山大道南地块,用地面积37118平方米。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介绍说,这三块地由于开发商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动工建设,被认定为闲置土地,主管部门曾于2007年1月分别向这两个开发商下达《闲置土地处置决定书》,要求其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一年内依法动工建设,但至今仍未动工建设,对此国土房管局遂发出催告函,逾期仍未动工的,将依法收回土地。

  据了解,本次是广州市国土部门首次向新闻媒体曝光囤地开发商。广州目前对“囤地”和闲置地块处置力度明显加大,现有207宗涉嫌闲置土地已被列入处置范围,涉及面积约8.06平方公里,预计今、明两年完成处置。同时广州市规定,今后开发商取得用地后,动工和完工的期限都在土地出让合同中注明:领取《建设用地批准书》满1年未动工开发,开发商最高要缴交地价总额20%的土地闲置费;闲置期间累计满两年的,政府可依法无偿收回;超过合同约定的完工期限完工的,每延期一天,应按 地价总额的1%。支付违约金。另外,对存在延期动工、预售、竣工和欠交土地出让金等行为的开发建设企业,在未有效整改前一律不得进入土地一级市场,不能从土地交易中心获得新的地块。

  本报深圳11月27日电  (记者胡谋)记者今天从深圳市国土房产局获悉:深圳市政府依法收回27宗土地的使用权,面积约87万平方米。

  今年5月,深圳市政府出台《深圳市闲置土地处置工作方案》,全面启动闲置土地处置工作,由市国土房产局牵头,协同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实地调查与查找土地批文、证书、合同等文件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全面清理整顿闲置土地行动。

  目前,处置闲置土地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已清理已批未建地738宗,约20.26平方公里,其中居住用地5.51平方公里、工业用地8.54平方公里、其余用地约6.21平方公里,2002年前就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占71.7%。

  市委常委、副市长吕锐锋日前强调:要按照“依法处置、以用为先、盘活存量”的原则,对闲置土地进行分类处理,采取有偿收回、协商收回及无偿收回等方式依法再收回一批闲置土地。

  严防囤地要出实招(快评)

  姜 S

  今年以来,一些大中城市的房价节节上升。其中,开发商囤地、捂盘被认为是房价上涨的重要“推手”之一。对此,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措施,要求各地加强对土地供应的宏观调控,严防开发商囤地。这如同给那些囤地的开发商施以“紧箍咒”,但是有的开发商却“下有对策”。既然土地闲置要被没收,那就如期剪彩开工,不紧不慢拖工,三四年后再完工,完工后则捂盘惜售。

  政策出台了却执行不到位,那么再好的政策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我们高兴地看到,北京、广州、深圳等地对开发商囤地、变相囤地行为出重拳予以整治。

  希望各地政府在贯彻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过程中不打折扣、执行到底,对打击开发商囤地行为出真招、实招,这样才能起到实效。

admin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