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不能再认为高房价带来高竞争力了
2007-09-13 20:29 作者:杨凯 来源:
中国城市论坛9月11日发布国内首份《中国城市品牌价值报告》,包括四大直辖市在内的大城市排名居前。但是,这些大城市在拥有品牌价值之外,还拥有另一张“名片”,就是都不宜居:在宜居方面得分较低,在置业成本方面得分均为负数―――高房价已经制约了中国宜居城市的建设。
如专家所言,“这种巨大的反差给中国城市建设敲响了警钟。如何在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方面实现突破,是许多城市共同面临的一项紧迫工作”。今天,我们必须认识到,“房价高带来高竞争力”是个伪命题。
任何中心城市、中心城区在发展之前,必定有个房价与经济水准相应的提升过程,华尔街在成为金融中心之前,房价并不高,现在房价高是因为集聚了国际一流的商业银行,其创造价值的能力更高。如果上海陆家嘴现在商业楼宇的价格,就涨得比华尔街或者英国的金融街更高,也不能因此成为比华尔街更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实际情况是,即便目前陆家嘴的商业楼宇价格甚至可以与香港、新加坡并肩,也还不能成为亚洲金融中心。成为金融中心需要发达的市场经济、居民的消费能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彻底市场化的货币体系、资本市场与之配套。以此而论,不管是上海还是天津,要想成为亚洲金融中心,都还有相当远的距离。
超过经济发展水准的高房价,将拒绝和淘汰城市所需要的建设者,而不是仅仅使低收入、低素质者出局。据统计,8月份全国房价继续蹿升,其中乌鲁木齐房价涨幅居前,新建商品房同比上涨15.5%,二手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2%。乌鲁木齐职工月平均工资在1400元上下,而新建商品房销售价在3000元左右。无论对当地普通职工,还是对于外地打工者而言,都很难说是一个宜居的城市。
房价高,不宜居。如果国内城市房价继续急剧上涨,后果有二:第一是驱赶农民工等底层劳动者,使加工经济失去依托。除非这些城市已经准备好经济彻底转型,否则这样的打击会毁坏当地现有的经济架构;第二,驱赶无法承受高成本的企业、商务人士,如果商业成本迅速向香港等城市看齐,而金融、法治、安全、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程度又远不及香港,那内地城市靠什么比较优势来吸引这些商务人士?商务成本与经济发展程度保持一定的比例,并且从中心商务圈向外,成本逐渐呈梯级下降,城市的商业才能健康发展。
大城市的竞争力取决于市场、环境、信息沟通等许多要素,我国很多大城市具有品牌效应,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行政式的资源集聚模式,而不是因为他们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市场化的资源分配路径,以及超过其他城市的信息渠道。
一个房价远超当地民众负荷的城市发展,是以大幅度减少当地的消费为代价的。根据统计,如果中国房价每下降一个点,将为市场一年增加100亿元以上的消费,而中国房价带来的经济泡沫至少在30%以上。也就是说,只要中国房价下降30%,挤掉这些泡沫,中国市场一年将增加3000亿元的消费总额。当然,房价与消费数据之间未必能够如此一一对应,但是为拉动内需而开展的房地产市场化,却挤压了普通城市居民的正常消费,使得银行资金越来越多地沉淀于房地产,而不能发挥更大的效用。
人为拔高城市成本,使城市经济无法可持续发展,城市房价上涨的最大后遗症已显露无遗。另一方面,地方财政过于依赖房地产财政,既会使房地产独大的模式自我增强,不断膨胀,也会使地方政府不急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税源,躺在房地产泡沫上得过且过。因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高房价的危害。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