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热销假象 VIP卡侧面助长房价攀升
2007-08-09 19:21 作者:杨凯 来源:
想获得选房资格就得购买VIP卡、诚意卡,这种已由开发商运用多时的房屋销售手段,近来受到越来越多购房者的质疑。(资料图片) 摸市场底细 造热销假象――― 想获得选房资格就得购买VIP卡、诚意卡―――这种已由开发商运用多时的房屋销售手段,近来受到了越来越多购房者的质疑。前不久,在“满城尽带VIP”的深圳,政府13部门联手开展了房地产市场专项检查和整治行动就把购房VIP卡定义为变相预售,7月13日,深圳市国土房产局发布通知,明确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取得《房地产预售许可证》前,禁止内部认购、内部认筹、内部登记、办理“VIP卡”等行为。 相比而言,北京房地产市场的VIP卡“普及率”可能还未达到深圳的水平,然而购房者对这一现象的关注与讨论却始终未曾停止。日前,广厦时代记者就一些读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与走访。 ●成为持“卡”一族 购房者的无奈之选 在某广告公司任业务主管的李先生对记者讲述了他的一次购房经历:今年五月下旬,马驹桥附近一个项目开盘,对这个项目颇感兴趣的李先生当天早上就兴致勃勃地赶去那里,虽然当天到现场的购房者众多,但因为到的早,李先生还是排了一个不错的位置。顶着酷热的天气,李先生一直等到了9点半,此时距开始摇号仅有半个小时了。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消息让李先生坐不住了,据一些购房者讲,早在开盘的前几天,该项目就已经进行过认购:凡是拥有该项目俱乐部会员卡的购房者,都在开盘前接到了通知,进行了一次提前选房。今天开盘放出的200多套房,其实一多半已在那天被人选过了,接下来进行摇号销售的只是剩余的一部分房。面对这种状况,李先生的心像被浇了一桶冷水。“当时我的前面还排有将近100人,就这样也不够分啊,更别说后面还有1000多号人了。”李先生说。 随后据一些购房者讲,要加入该项目的俱乐部其实不用别的手续,只要交纳两万元的入会费用就能办理会员卡,除了可以参加提前选房以外,购房时还可以享受一些折扣优惠,选中房子这两万元能冲抵购房款。而如果没有选到合适的房子,可以办理退款手续。得知这些,李先生有些后悔。要是早知道消息我肯定也会购买会员卡的,反正就算选不中也能退款,总好过连选房的机会都没有”李先生有些无奈地说。 在目前价格上涨的大前提下,房源的不足使得众购房人对名目繁多的“卡”逐渐有了些许默认的心理,不管是VIP卡、诚意卡还是会员卡,购卡者认为买这些卡就是买一种选房的资格,不买卡连房子的面都见不着,至于这种做法本身的对错,他们已无暇顾及了。 ●种类各异名目繁多 四大“特点”隐藏其中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的北京房地产市场上,尽管各项目给出的名目不同,额度不同,手续也不尽相同,但类似于VIP卡这种销售操作形式还是比较广泛存在的。 例如位于上地附近的某知名项目,在其二期的开盘信息中,就明确提到,只有提前购买其诚意卡的客户才能参加其开盘活动,客户需持有诚意卡、诚意卡协议及摇号产生的顺序号才具有参加开盘房源的选房资格,并且“一张诚意卡只能有一次选房机会(客户在确认房号后该诚意卡随即收回)”。 位于朝阳区芍药居的某项目,需要购房者到售楼处进行登记并交1000元的意向金,办理金卡以后,就可以排号选房。如果选上,该意向金可冲抵首付款,如果没选到房源,可以凭收据取回意向金。 而地处亦庄新城的一个项目,虽然未推出VIP卡,但办理高尔夫会员卡同样可以有优先选房的资格。销售人员介绍,客户只要办理一个押金为2万元的高尔夫会员卡,就可以凭借该卡优先选房,如果选到,2万元可冲抵房款,并享受一定程度的优惠。除此之外,购卡者可在指定的高尔夫球场消费。 由此我们基本可以得出此类销售方式的一些基本特点:首先是要交纳一定的费用,数额从千元到数万不等,且一般是在开盘前办理;其次是因此获得优先选房的资格甚至选房的资格;再次,开发商一般会对购卡者承诺一定的优惠或折扣;最后,如果选房成功购卡费用将转为房款,如果没选上满意的房子,该费用则将在一定期限内退还。 ●摸市场底细造紧张气氛 “VIP卡”侧面助长房价攀升 那么,开发商为何要在本已繁琐的购房手续上再加上这么一道程序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达了他自己的几点看法。 他认为:开发商开办VIP卡的时间,一般都接近于开盘的时间,此时并非急需资金周转的阶段,况且诚意金,对于房地产建设的巨大投资相比,收的一点钱只能算九牛一毛,开发商们肯定不会以这种繁琐方法来聚集资金。而有的项目只需要客户提供其在银行的存款证明,就能办理VIP卡,这种形式更能说明开发商的本意,即:调查市场,积累客户。 他说:“以往开发商只能采取预约登记的办法来调查市场,问题是凡来看房的人都可以留下姓名电话,这样很难判断出到底有多少真正想买房的人和有能力买房的人,而设立了VIP卡或诚意卡的门槛,就能大体上知道有多少人是诚心买房的,这对开发商掌握市场非常重要。” “然而掌握市场并不是开发商的根本目的”。该人士认为,获得更高的利润才是其真正目的。“例如开发商一次开盘有200套房,却售出了500张VIP卡,他就能据此对以后的销售状况做一个预测。由于还没开盘,他还可以调整价格,紧俏的楼层、户型可以提高价格。在如今房子供不应求的市场下,最后售出的价格肯定会比最初的预期要高。此外,这种方式还能造成一种房子热销的氛围,利用一些购房者的从众心理聚集人气”。 伟业顾问相关人士指出,虽然目前房价的上涨是由诸多因素造成,与VIP卡的出现没有本质联系,但这种营销手段助长了市场的紧张气氛,从侧面推动了房价的攀升。 ●“VIP”不适合销售行业 变相预售涉嫌违规 针对这种“VIP卡”泛滥的情况,泰和泰(北京)律师事务所的黄艳律师认为:预售许可证取得前发行VIP卡是变相预售房屋和变相发布预售广告的行为,违反了国家政策规定。 “2006年7月,建设部、发改委、工商总局曾联合发出通知,《通知》要求:‘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非法预售商品房,也不得以认购(包括认订、登记、选号等)、收取预订款性质费用等各种形式变相预售商品房。’因此,以VIP形式进行预售是一种违规行为。” 此外,黄律师告诉记者:“VIP通常适用于服务行业而不是销售行业,真正商业意义上的VIP,代表的是尊贵、贵宾、高级会员,对持卡人既有打折优惠,又能长期享受某些超值服务,VIP卡属性之一势必有长期或终身的服务。而购房VIP卡在一次性购房后再无价值,没有后续的、持续的和真正超值的服务,并且发放购房VIP卡时房屋的价格通常是未确定的,当房屋价格被抬高后,持卡人表面有优惠实质付出了更高的对价。” 谈到解决办法,黄律师认为:单纯的禁止购房VIP卡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如果VIP卡起到的是正常的认购、登记、排序作用,是无须禁止的,而如果炒作之风不治理,停掉一个VIP卡还会出现其他替代方式。因此,问题的根本是政府要充分调研和掌握房地产市场规律,制定切实有效的市场与调控相结合的治理办法,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同时保障广大居民对住房的基本需求。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