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化趋势令人堪忧 房价威胁经济安全

2007-07-16 16:57    作者:吴磊   来源:  

全国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房地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产业,房价增长过快不仅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对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

  全国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房地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产业,房价增长过快不仅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对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

  房地产业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产业,优先加快发展是必要的,但是房地产价格增长过快,房价与大多人的收入相比甚高,大量银行信贷资金介入其中,囤房、炒房现象严重,房地产业呈泡沫化发展的趋势也令人堪忧。据统计,今年5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售价同比、环比均继续上涨,新建商品房、二手房及非住宅商品房上涨幅度均超5%,北京、深圳等五个城市比去年同期上涨10%以上。根据有关经济理论,当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房地产市场投机泡沫产生,传导到宏观经济中去,对整个经济将产生巨大影响,通过财富效应影响到消费,同时会影响企业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刺激投资增加,造成经济的过度繁荣。

  房地产过热造成大量资金滞留在该行业,不仅抑制了其他行业的发展,造成社会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而且,房价上涨时,资产价格产生连锁提价效应,也容易促成证券市场上的投机行为(例如,房屋可用作贷款担保,然后再以贷款从事股票投机)。我国近年来这种现象已经非常明显,房地产市场泡沫化发展,伴随房地产需求和供给增加,引起房地产和相关产业投资大幅增加,宏观经济持续趋向过热,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总的来看,房地产价格上涨对经济的影响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带动原材料和相关产业价格上涨。房地产价格上涨的直接效应,是促使房地产企业增加投资。较高的房产价格,使建筑公司发现建筑房产更有利可图,促使房地产支出上升。房地产价格上涨,必然引起房地产业投资的盲目扩张,从而拉动上下游产业的投资增长,进而引起与房地产有关的重要原材料如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需求增加,促使其价格快速增长,而这些原材料需求增加又造成了电力、燃料、运输等方面需求增加,价格上涨。

  其次,房价上涨引起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最终反映到生活资料价格上涨上。生活必需品、食品价格长期看涨。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再次,促使银行贷款上升,银行脆弱性增加。银行经营相当数量的房地产贷款,并以房地产的价值充当抵押。当房地产价格上升较高时,相应提高了银行的资本。较高的银行资本允许银行提供更多的贷款,由于很多房地产企业依赖银行借款,银行借款增加,增加了银行的脆弱性。

  中国经济自2003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过热、信贷的高速增长很大部分是围绕房地产业盲目扩张而来。而房地产投机泡沫造成的需求过度增加,尽管短期会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但是长期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因为,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无论市场上这个商品多么有价值,价格涨得有多高,最终价格总是要回归理性,房地产市场也如此,无论房地产价格上涨有多少个理由,多么富有刚性,最终也要回归到理性价位。日本泡沫经济期间房价大涨以及90年代房价大跌,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方面的教训不能不汲取。而且,房地产价格泡沫破裂比股市泡沫破裂的破坏性更大,对经济造成的伤害也更大,因为房地产市场远比证券市场更多地渗入到实体经济的运行中,对经济的影响更大。相比而言,作为虚拟经济的股票市场泡沫破裂对经济的影响要小得多。

  应当看到,房地产泡沫化发展是推动我国宏观经济投资过热一个重要的动力源,也是造成经济结构性失调的重要原因,给宏观经济稳定构成了威胁。若房地产市场逆转,房价下跌且下跌幅度较大,将对经济造成严重打击,投资品价格会大幅下滑,支出减少,消费低迷,家庭以及银行资产大幅度贬值,银行呆、坏账增加,造成经济长期增长乏力,威胁到整体经济的安全,严重的可造成社会危机。东南亚国家金融危机的发生,其教训非常值得我们汲取。所以,及时抑制房地产价格的过快增长是非常必要的。

  房地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产业,房价增长过快不仅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对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因为,房地产价格上涨带动原材料和相关产业价格上涨,增大通货膨胀压力,促使银行贷款上升,增加金融风险。

  作者认为:因为房地产市场远比证券市场更多地渗入到实体经济的运行中,所以房地产价格泡沫破裂比股市泡沫破裂破坏性更大。东南亚国家金融危机的发生,其教训非常值得我们汲取。所以,及时抑制房地产价格的过快增长是非常必要的。 

admin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