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部打响耕地保卫战 十八亿亩不能少

2007-07-13 17:02    作者:吴磊   来源:  

“守住红线,严格执法。”这是在媒体面前并不频繁出镜的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说到耕地保护严峻形势时,用得最多的一句话。

  “如果把18亿亩耕地守到2020年,那未来的14年间我国允许的耕地净减少量最多为2700万亩,平均摊到每一年,不超过193万亩。这个数字仅为2006年减少量的42%!”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文甲算的这笔账的确令人为我国耕地保护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捏了一把汗。

  在第17个土地日前夕,有关本应在2006年9月上报国务院审批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没能通过国务院审核的原因终于有了官方说法―――18亿亩耕地的保有量在规划中被突破了。

  来自国土资源部新闻处的这份背景材料不仅“泄露”了这一“秘密”,更坦白地告诉记者,“过去,我们曾一次次设定过耕地总量底线,却又一次次地失守底线。”

  以1996年为基期第二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曾确定,2000年的耕地保有量为19.4亿亩,2010年的耕地保有量要控制在19.2亿亩。结果,刚到200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就减少到19.2365亿亩,比当时设置的“底线”少了1635万亩。不得已,国家在“十五”开局之年又把2010年要保19.2亿亩耕地的目标“提前”到2005年。结果呢?到2005年,全国耕地只剩下18.31亿亩。

  “守住红线,严格执法。”这是在媒体面前并不频繁出镜的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说到耕地保护严峻形势时,用得最多的一句话。

  在他看来,“在土地问题上,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事实上,要坚守住18亿亩这条红线谈何容易。对此,徐绍史心中更清楚:“我国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承载着世界22%的人口。更为严峻的是,我国有限的耕地资源还在继续减少。目前,我国耕地只有18.27亿亩,人均仅有1.39亩,还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

  而有关13亿人的吃饭问题恰恰印证了上述担忧。

  “假如粮食生产技术没有大的突破,即使保住18亿亩耕地,到2010年、2030年,我们都要增加粮食进口。”这是一位粮食专家的看法。对此,国土资源部联合国家相关部门也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是,耕地保有量每减少2000万亩,粮食自给率将下降1个百分点。

  专家说,由此看来,18亿亩耕地,是一个并不宽裕的数字。

   我国人多地少,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过度扩张,用地结构不够合理,土地的粗放利用进一步加剧了人与地的矛盾。耕地红线失守的后果不堪设想。

  18亿亩耕地能否不再失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就坚守耕地红线,国土资源部提出了六条硬措施:一是,充分发挥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的调控作用,科学修编《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凡年度实际新增建设用地超出计划指标的,要追究责任。

  二是,按照依法依规、有保有压的原则,严把土地供应闸门。凡国家规定的禁止类项目,一律禁止供地。严格实施调整后的城市建设用地审批管理,防止建设项目中的搭车用地。

  三是,全面落实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实施全国统一制订的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切实加强对土地市场的监管。

  四是,凡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不落实、不履行征地报批前告知、确认、听证等程序的,一律不予报批征地。

  五是,加强土地监督检查,通过开展卫星图片执法检查和实地核查,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对存在问题较多的地区,要责令限期整改,并落实问责制。要加大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集中查处一批重大土地违法案件。特别是对违反土地规划、突破年度计划、侵害农民利益的重大案件,要加强督办,严肃查处。

  六是,开展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查清我国土地特别是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家底”。

  专家认为,从六大硬措施开始的18亿亩耕地红线保卫战已经拉开,我们没有退路,只能前行。 

admin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