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反对禁租令 看校外租房四大理由
2007-07-13 16:50 作者:吴磊 来源:
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是大多数学生的“理想”
时下,为了追求“个人的自由活动空间”,不少大学生喜欢在校外租房。不可否认,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校外租房居住是否安全,自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日前,教育部表示,原则上不允许高校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在学生群体中又掀起了不少的波澜。为此,记者走进了部分大学生的“家”中,听他们讲述在校外租房的点点滴滴。
校外租房,他们都有理由
日前,教育部表示,严格校外住宿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对特殊原因在校外租房的学生,要履行相关备案手续”。这里的特殊情况主要是指“对在校内宿舍和公寓安排确有困难。”此外,2007级及以后的新生要保证按班级住宿,其他年级在校生没有按班级住宿的,要制定计划,在3年内逐步实现按班级住宿。
据了解,这是教育部2005年对高校学生校外租房问题上稍微“松口”后的又一次政策回归。那么,为什么还有部分学生倾向于校外租房?就此问题,记者对惠州学院的学生进行了专访。
记者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搬出集体公寓,自己租房居住的比例正逐年加大,能够“自由”生活似乎是很多大学生的向往。学校的教师村、学校附近的公寓,成了学生祖房的好去处。
理由1 为了考研“谢绝一切干扰”
参加完2007年研究生复试的小莹,对于教育部的禁令有点不以为然。她告诉记者:“我觉得宿舍里实在太吵了,每天我的学习时间都要受到限制,还要处理宿舍里的各种关系。我并不是一个爱交际的人,我只想安安静静地读我的书,在外租房可以让我有更多时间学习。”据悉,像小莹这种为了考研图安静而租房的学生占了绝大多数。
今年中文系大三的小芬也想加入“考研族”。“往年的师兄师姐考研时都喜欢在校外租房子,图个安静。特别是考研准备进入了冲刺阶段,更是忍受不了别人的干扰。”她说,虽然这在经济上是一项额外支出,但是有利于自己实现考研目标,因而是值得的。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尽管学生们大多认为学校的集体公寓条件比较好,但是往往住的人比较多,4~8人共处一室,彼此作息时间、学习习惯不同,难免相互干扰。况且现在学生学习压力普遍比较大,经常要参加各种资格认证考试,学校图书馆、阅览室都太过拥挤,因此远不如“偏安一隅”,自己单独租房居住,从而谢绝一切干扰,专心复习备考。
理由2 性格不合 “惹不起躲得起”
“在宿舍里,感觉自己被别人排挤,生活一点也不高兴。”今年大二的小钟诉苦说,因为上铺的舍友经常在别人面前说她的小道消息,现在大家的关系闹得很僵。“艰难地熬过了一个学期,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下学期一定要搬到校外去。自己一个人多自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用看旁人的脸色。”小钟说。
惠州学院心理专家金老师表示,学生同住很可能在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方面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因而在集体生活中往往难以相融,甚至容易产生一些矛盾纠纷。因此,由于性格不合要求更换宿舍的学生很多,更有一部分的学生要么是不善于处理同学关系,要么是不习惯于集体生活,而选择在外面租房住。他们怀着“惹不起,躲得起”的心态避而远之,在校外租房营造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天地和自由空间。
理由3 在外兼职 “晚归不太方便”
“少了宿舍管理员的约束,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而且也不必顾虑同宿舍人的想法,音乐想放多大就放多大,晚上想几点回家就几点回家。” 电子系的男生小伟毫不迟疑地说。他告诉记者,因为要在外兼职,总是要加班,回来都已经很晚,怕影响别人休息,因此他选择在校外租房子,“第二天清晨,又不怕被人从睡梦中吵醒。”
而下学期就进入大四的经管系学生小许表示:“大四早已没课,忙于在市区找工作、实习,但是学院却在郊区新校区,我为什么不能找离实习地点近的地方租房?”
采访中,记者发现,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利用课余时间在外做兼职、实习的大学生,因为上下班时间限制,在学校住宿十分不便,就选择了在外租房。其中,他们有的还明确表示不习惯学校严格的公寓管理制度。
理由4 学生恋人 “享受二人世界”
“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校外租房过我们的日子。”记者发现,在外租房的还有个别甜蜜恋人。他们表示纯粹图生活自由方便在外租房,平时在学校住,周末就在营造好的“小巢”里共度“二人世界”,拍拖一年的小苏悄悄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学校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学校集体宿舍更不允许男生进入女生宿舍,也不适合于这些同学“过自己理想的生活”,因此在外租房居住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各方声音 学生 反对中立各执一词
学生对社会上存在的反对之声自有看法。记者在惠州学院的宿舍里对30位学生做了随机调查。其中,有7位同学认为,学校硬件资源紧张,食宿条件差,根本不能满足他们多元化的要求。在外租房只要注意安全问题,不耽误学习,利大弊小。
那么,如何看待自己身边的同学搬出学校集体公寓到外面租房居住呢?绝大部分同学都比较中立,认为这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对此,他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毕竟这是一个追求个性、崇尚自我的时代,作为一名大学生,无论是从年龄上来说,还是从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上来说,他们自己完全有权利选择理想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他们也完全有能力解决自己面临的各种问题。
政法系的小廖也表示,集体生活的确可以培养自己的群体意识和提高自己与人相处、交往的能力,有其积极性的一面,但是大多数同学租房也有其合理的一面,因此学校实在没有必要将他们管得那么死,相反应该多给学生一点自主性。
然而,有8位学生觉得,租房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通常父母给的生活费很难维持租房的费用,所以一般都要做兼职才能应付,那样的话势必影响学习。
学校 严格按照规定把关
惠州学院学生处的一名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在校大学生原则上不允许在校外租房,除一些特殊情况除外,并且需要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一同签字认可方能批准,管理上的风险自担。同时,还要登记备案,有学生在校外的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等,大一的新生更是保证按班级住宿。
惠州学院中文系的杨老师也表示,由于校外租房的学生越来越多,水涨船高,房租也是一天天地见长,这对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学生来说,肯定是一笔不少的负担。当然,如果是因为恋爱等不便公开的原因,那就更要反对,甚至强制性取消。他们的行为不仅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无益,而且也违反了高校的具体管理规定,不利于高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家长 担心孩子在外安全
在某机关单位工作的戴先生并不赞同孩子在校外租房。戴先生认为,由于长期在校外住宿,与社会接触时间久了,有一些大学生的行为很不符合在校学生的身份,而且在外租房住宿既给家长增加经济负担,也不能保证自己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教育部禁止大学生在外租房的规定是规范学生行为的一种好的措施。
“孩子社会经验少,主要担心不法中介专门对他们进行诈骗。”在江北工作的张女士表示。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