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们将住在哪里

2007-06-12 01:08    作者:吴磊   来源:  

从这种角度而言,我们日常生活的城市背后,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城市同时存在着,一个不为人所知的济南,也许不止一个,会在某个猝不及防的时刻浮现出来,又恍无声息地隐藏,它和我们所在的城市同时存在于同一个时间和空间里,但是毫不相关。

  看不见的城市

  有时候如果不开车的话,行走在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古老城市里,会突然感到一种绝对的陌生。以另一种眼光审视,感到这些熟悉的大街小巷忽然是如此地冷漠、如此的无情。院墙与院墙沉沉相对,大厦与大厦之间相互疏离,街道上高大的树木越来超少,幸存着林荫道的老城里街道窄窄的,被两边高大的城墙所压迫,被街边破败低矮的杂贷店所蚕食,找不到驻足的休闲椅,想去小憩一下吗,除了鳞次栉比的茶室,好象无处可去------茶室一个个阴沉沉的,深门紧闭,房间用竹木雕饰过的门面前吹来的不是竹风茶语,吹来的似乎很久不曾流通的陈腐空气和可疑的暧昧。

  我不知道这是否就是我们儒释道数千年文化中过于厚重的沉淀与工业时代无情的冰冷在愚昧而封闭的时代,诉说着一段贫困而沉重的往昔。

  但是我的确知道,在这个荒凉又破败的济南之中,同时还存在着另外一个济南,一个亲切、可爱、生机勃勃的济南。孩子在花园里奔跑追逐,主妇们在市场上挑拣着甜美的桃子,人们象工蜂一样忙碌着建造、交易,小贩们在烤着肉,傍晚的清凉消去了一天的暑热,花的芬芳浓郁而魅惑,恋人们因此消除误会而和解了。

  从这种角度而言,我们日常生活的城市背后,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城市同时存在着,一个不为人所知的济南,也许不止一个,会在某个猝不及防的时刻浮现出来,又恍无声息地隐藏,它和我们所在的城市同时存在于同一个时间和空间里,但是毫不相关。

  城市与历史

  其实一个城市的建筑,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一个城市的历史与记忆。济南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也许永远留在了农耕时代的悠长岁月里。“家家泉水,户户行柳”正在演变成一种传说,“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春色半城春”是中国人田园式人居情结的临终呓语,更加强烈地提示我们,一个漫长时代的终结。

  其实也许每一个国家、每一段文明,都曾有过这样那样的经历。而那些个建筑就成为那个时代的烙印,深深印在城市的心脏里。

  而人们心中长久的记忆发酵着,酝酿着,终至于成为追忆绵绵不绝,沉淀在历史沉甸甸的背景中,远远地静静地流淌着,依旧鲜活地呼吸着,躁动着,凝神时可以隐约听到它悠远的回声,听到那时人们捻的哭泣与满意的欢笑,看到那个时代最优秀的智慧所散发出的光芒或者最惨烈的战争、最酷烈的命运-----黄沙淘尽,纯粹的黄金将显示出无可隐蔽的光彩,也许不再眩目夺神,但自有无可掂量的分量----也许,这就是文化。

  我想当我们在雅典卫城看到那被千百年的阳光曝晒得雪白的断壁残垣,看到意大利被海风侵蚀得斑驳暗淡的古堡,看到香榭里舍大道无尽头的巴黎城,看到万里长城之外永远横亘的燕山山脉时,所见,无非如此。

  少年时代那临门流过的清泉不知何时干涸、消失了,青年时代的筒子楼和小巷也变成了大道,趵突泉的泉水干涸了又复----听说是政府控制地下水使用并进行多年回灌治理才保存下来的。所幸我们还有泉城广场和泉城路,提醒我们曾经的美丽,所幸我们还有大明湖,千佛山,可以遗留给后人,让他们记住这个城市的历史。

  城市与愿望

  记得在上个世纪的末叶,著名学者钱学森先生曾因不堪中国每个城市千篇一律毫无特色毫无活力的城市规划与现代建筑,基于中国人的传统的审美意识,文化底蕴和人居需求,提出过山水城市的构想,曾经因此引起过一场全国范围的论战。争论的焦点是山水城市的可能与所谓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得失,正方认为在当今时代,山水城市依然存在着建设的可能----一个更优美、更环保、更生态、列丰富的城市规划与富有个性的建筑,与现代社会要求的高效,便利可以并行不悖;反方则认为山水城市与现代城市水火不容。争论的结果如何已没有印象,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某位名牌大学的建筑学博士在对对手的理论所知不多的情况下敢于强烈抨击对手的山水城市论是“老年贵族的疯狂梦想”------如此的愚昧与极端的无知,在决定我们的居住环境的问题上有着举足轻重的权力,让我感到了深深的悲哀。

  好在不过事隔数年而已,我们触目所见的政府、行业、企业、媒体、个人,都在大力提倡环保和人居环境了,经济的富足,使得人们更加宽容,更加容易接受不同的观念,不同的事物。我们的城市面貌与居住环境,也一天天美丽起来-----正如我们的愿望,也在一天天美妙起来。

admin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