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部部长:中国将人人享有适当住房

2007-05-21 22:25    作者:杨凯   来源:  

在媒体报道职能部门“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的表态时,其报道相当于一个议程设置。这个议程在告诉公众:住房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每一个人都会拥有其期待的住房.
  5月19日,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在参加“城市发展国际论坛”时表示,中国将“人人享有适当住房”。住房是一种基本权利,住房发展要从过去追求经济增长和平均住房面积增加,转向注重社会公平和解决民生问题,让更多中低收入家庭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安居才能乐业,住房对于人们的生活、社会的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作为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对住房问题的表态,无疑具有权威性,公众本该从中获得鼓舞和信心。但是,

此论一出,网友一片质疑和不屑。为何一个人人期待的梦想,在经过权威部门的领导描述后,竟成为网友集体揶揄的对象?是梦想失去了诱惑的色彩,还是梦想的描述者作出了错误的判断?

  在我看来,尴尬出现的真正原因不是梦想的褪色:任何时代,任何人对房子的渴望都不会主动减退和削弱,毕竟这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最基本前提;当然,真正的原因也不是判断的失误:住房的确是人的基本权利,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有义务为公众提供合适的住房。那么,原因在哪里呢?如果我们从议程设置的角度思考,就会发现:议程设置的偏颇才是造成人们对“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爱恨参半的原因。

  议题设置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只要对某些问题予以重视,为公众安排议事日程,就能影响公众舆论。当媒介设置的议题与公众议题契合,或者是公众所需的信息时,媒介议题确实可以引导公众议题的发展。相反,当媒介设置的议程与公众感知的客观现实发生偏差时,理论上的引导不仅不会存在,反而可能造成人们的质疑和反感。因为,在公众看来,媒介的议程没有揭示真相。

  在媒体报道职能部门“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的表态时,其报道相当于一个议程设置。这个议程在告诉公众:住房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每一个人都会拥有其期待的住房。应当说,这样的承诺无疑是鼓舞人心的,可对于部分公众来说,他们感知到的现实环境却与媒体的报道存在着较大的出入:一方面,他们正在面临房价过高、无钱买房的困境;另一方面,他们看到了宏观政策出台,但房价依然飞涨。

  于是,在个人的感知与媒介的引导间产生了裂缝。虽然,人们期待着人人都有其合适住房,但现实的窘境却也让他们看清了目标的遥远。此时,即使关于住房的描述再美好,人们也不可能接受其议程的引导。因此,在审视网友关于“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的反常言论时,需要看到这种情绪化背后的利益诉求:请以实际行动解决住房问题,请以实际数据证明住房问题的好转。否则,任何的许诺都似“画饼充饥”。

admin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