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成的槐荫区五里沟发祥巷小区。(记者吕传泉摄)
盛夏的骄阳,照在即将落成的槐荫区发祥巷小区。
曾经破败陈旧的棚户区,如今一点儿也找不着昔日的影子。刚刚竣工的三栋崭新的安置楼,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抢眼,也给棚户区居民带来无限憧憬。
2009年6月25日,76岁老人宋怀娥从槐荫区领导的手里接过发祥巷小区9号楼1单元303房间的钥匙,也接过了党和政府对于棚户区居民一片浓浓的爱心。从这天起,278户和她一样住了几十年棚户区的首批棚户区居民将告别陋室低棚,开始新的生活。
居民的渴望化作政府的决心
棚户区内人口密度大、户均面积小,房屋低矮、环境恶劣,基础设施极不完善。棚户区的现状,是历史沉积的难题,多年来群众期盼棚改的愿望非常迫切。市委、市政府把实施棚户区改造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并列为着力兴办的十件实事之一。
百姓的事大于天,居民的渴望化作党和政府的决心。2007年4月30日,在市委、市政府提出三年改造棚户区的号召下,在棚户区居民强烈的期盼中,槐荫区发祥巷棚户区改造工程破茧而出。作为济南市第一个棚改项目,发祥巷棚改投入之大、受益居民之多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棚户区居民的特殊关心和爱护。
发祥巷棚改项目位于发祥巷以东、纬五路以西、经一路以南、经二路以北,总占地面积110亩,涉及居民1246户。作为市委、市政府的一号民生工程,发祥巷棚改项目肩负着为全市棚改探路的重任。与其他棚改片区相比,发祥巷棚改片区存在更多的难题:居民安置房由开发商代建;回迁部分和开发部分混合;建成后的物业管理面临新问题等。试点项目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要摸索前行。市里专门成立了棚改推进小组,市旧城改造指挥部靠上指导工作,槐荫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工作思路,将改造项目的土地全部实行招、拍、挂进行公开出让,形成以房地产开发商为棚户区改造项目工程承建主体,由政府对项目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扶持与监督管理相结合的新格局。
为加速推进棚户区改造,槐荫区成立了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建立了棚户区改造的组织、管理、协调、监督机构,把改造棚户区的各项任务目标化、具体化、责任化,从摸底调查、组织动员到签订协议,从房屋拆迁到回迁房建设,全面负责全区棚户区改造工作。
两年前,这里还是地势低洼、房屋破旧的棚户区。如今,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低矮破旧的土坯房成了永恒的记忆。两年的时间,发祥巷棚改项目不负众望,从2007年5月拆迁开始到8月拆迁结束,仅用120天完成了1234户居民的拆迁工作,创造了我市拆迁历史上的“发祥巷速度”。此后,他们一直在刷新着自己的记录:2007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2008年11月7、8、9号三栋多层回迁安置楼提前封顶,2009年1月、4月,1号和2号高层回迁安置楼分别如期封顶。今天,7、8、9号三座回迁安置楼的居民可正式乔迁新居。从和谐拆迁到和谐回迁,折射出各级党委、政府关注民生的深厚情怀,绘就了棚户区居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画卷。
以一流的建设实践政府的承诺
作为济南市第一个棚改项目的开发商,同样承担着很大的压力和责任。济南发祥置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接手这个项目时就表示,参与济南的首个棚改项目,不仅是因为看到了济南棚户区改造的巨大商机,让更多的群众能够从中受益,更是企业回报社会的一种责任心和心愿。
回迁楼的建筑质量如何是棚户区居民关注的焦点。面对压力,发祥置业公司负责人毫不含糊:两年后,让事实说话。从承担这个工程以来,他们就采取了多项措施,积极配合政府做好回迁安置房的建设。现在,3栋多层回迁安置楼已通过验收,达到直接入住条件,首批回迁居民们很快可以搬进新楼了,1号、2号高层安置楼也即将完工,建设速度超过预期。
面对去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效应,发祥置业公司向政府和群众庄严承诺,一定按照设计要求,层层把关,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一项任务,要用严格的管理和科学的调度提高效率,消解钢材、水泥等原材料涨价等负面因素的影响。从发祥巷打下的第一根基础桩开始,他们就把质量作为第一位工作去抓,选择特级资质的施工队伍和高素质的监理公司,建设一整套监理制度,自检自查、巡视检查和督促检查“三到位”,从钢筋捆扎到砼浇注都在专业人员监督下做好了记录和验收手续。
在棚改回迁区域建设中,针对房屋建设和材料引进等诸多问题,发祥置业公司多次开会沟通,从前期的施工建材,到后期电梯及室内各种电器材料的招标,都做到了与正常销售的商品房相当,甚至更优。因此,回迁百姓对于楼房质量的担心转化为放心。
有着80多年悠久历史的宏济堂西号处于回迁安置房的地基上,为保留历史老建筑,施工方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其实施平移。如今,古老的宏济堂焕发了新颜,并即将成为山东省首座中医药博物馆,这也为发祥巷片区增添了浓厚的文化特色和底蕴。
回迁居民圆梦
签订拆迁协议、搬家,再看着原来破旧狭小的房子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和拆迁工人抡动的大锤下倒塌。新的现代化的大楼拔地而起,两年来,发祥巷棚户区居民经历了告别旧生活走向新生活的巨大变迁。和谐的阳光终于在旧房拆除后照进了这里的每一个角落,照亮了回迁居民舒心的笑脸。
“拿到新房的钥匙,心里就像吃下一颗定心丸,盼了大半辈子的楼房终于能住进去了。”抚摸着新房里的白墙、瓷砖,76岁的宋怀娥泪光闪闪,她是槐荫区五里沟街道办事处顺祥街社区的居民,拆迁前住在五里沟东街20号院内一处约26平方米的小屋内。她从19岁出嫁到此在这里生活了50多年。老人在这次棚改中享受了44平方米回迁安置房,面对即将搬迁的崭新的楼房,老人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住进楼房后就不用再害怕下雨时上面漏底下淹了,能睡安稳觉了。人老了想不到还能享到这样的福,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
这里的多数回迁居民都像宋怀娥老人一样,几十年来吃尽了雨季房屋进水之苦,也饱受了卫生环境差、基础设施差之难,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早日告别棚户区,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如今,到了圆梦的时候了。
走到他们中间,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感谢党,感谢政府”,因为他们知道,没有政府的好政策,工程指挥者和建设者任劳任怨、攻坚克难的无畏气概,凭自己的能力,是住不上新楼房的。
棚户区改造工程,不只是民生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槐荫区发祥巷棚改工程的成功,无疑为济南市棚户区改造写下了具有探索意义的第一篇章。